[发明专利]一种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厚度的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3756.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锦荣;邢鑫荣;朱剑波;王进忠;孔祥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永久 整体 浇注 厚度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厚度的测量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在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前,钢包本体的内周放置有芯模;S2、在钢包本体上选取测量位,每层测量位具有多个测量点;在每个测量点处开孔,获得测量孔;S3、在每个测量点处测量并记录钢包本体与芯模之间的芯模间距L1,根据芯模间距L1调整芯模的位置;S4、把钢包壁永久层的材料注入钢包本体和芯模之间,进行钢包壁永久层的浇注作业;S5、钢包壁永久层浇注完成后,在每个测量点处测量并记录永久层厚度L2。芯模间距L1用于浇注前调整芯模位置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后的厚度均匀;永久层厚度L2用于后期确定修补厚度时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包壁永久层耐火材料整体浇注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厚度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钢包是载运钢水和进行炉外精炼的一种容器,是连接转炉至连铸炼钢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运输、炉外精炼及钢水浇注工具。钢包内衬耐火材料通常分为工作层和永久层;其中,永久层作为钢包内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钢包安全运行的最后一道屏障,又是工作层价值最大化的可靠保障。进一步地,钢包壁永久层主要起保温和保险作用;保温作用:关键是钢包壁,由于钢水在钢包内滞留时间长,永久层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能减少钢水的热损失,降低钢包钢结构壳体温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险作用:当工作层渗钢甚至熔损为零时,永久层至少能挡一炉钢水的冶炼而不至于穿包漏钢。
目前,钢包壁永久层主要是采用整体浇注,实施整体浇注离不开芯模及芯模的安放。整体浇注时,芯模找正安放是依靠支撑油缸和对中油缸来调整定位的。但实际应用时,由于芯模底部橡胶垫局部磨损不平整、或钢包长期使用本体变形等原因,很容易造成钢包壁整体浇注时钢包壁上下两端与芯模间的间距误差大。如果上端间距误差大操作人员可以看到及时修正,但由于芯模高达5米,下端间距是无法确定的,从而造成浇注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如果钢包壁永久层浇注厚度不均匀,钢包上线使用周转过程中,内衬浇注料因钢水冲刷、熔损,在钢包壁使用后期,耐材就存在被钢水熔损穿透的风险。国内各大炼钢厂整体浇注钢包都曾发生过数次钢包壁漏钢事故,其中就有过因钢包浇注厚度不均匀的原因造成的钢包壁漏钢事故。另外,当钢包本体炉役使用到后期变形严重时,存在芯模间距无论如何都无法调整到位的情况,此时,难以确定该不达标部位的准确间距值,也就无法确定修补厚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厚度的测量方法,使钢包壁永久层厚度定量化,同时为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厚度均匀和后期确定修补厚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厚度的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钢包壁永久层整体浇注前,钢包本体的内周放置有芯模;
S2、在钢包本体上选取至少两层不同高度的测量位,每层测量位具有多个沿钢包本体周向分布的测量点;在每个测量点处开孔,以此在每个测量点处形成沿钢包本体径向贯通钢包本体的测量孔;
S3、在每个测量点处测量并记录钢包本体与芯模之间的芯模间距L1,并根据芯模间距L1调整芯模的位置;
S4、把钢包壁永久层的材料注入钢包本体和芯模之间,进行钢包壁永久层的浇注作业;
S5、钢包壁永久层浇注完成后,在每个测量点处测量并记录永久层厚度L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或步骤S5中,使用钢针测量芯模间距L1或永久层厚度L2,所述钢针具有与芯模抵接的抵接端、以及位于钢包本体外部的手持部;测量芯模间距L1或永久层厚度L2时,将所述钢针插入测量孔中、并使钢针的抵接端与芯模抵接,之后获取钢针插入钢包本体内的深度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37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沟渣铁分离器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热水器和控制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