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热式针灸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969.3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邓力萌;郝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鑫研(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热 针灸 | ||
本发明公开了内热式针灸器,涉及中医针灸领域,针对现有的针灸器具功能性单一,导致其实用性较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壳体和针管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罐、温度控制器和蠕动泵,且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加热罐外壁之间安装有蠕动泵,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水总管和回流总管,且所述出水总管与回流总管分别连接有十个出水分流管和十个回水管,所述出水分流管和回水管的规格为Φ1.0*0.3mm,硬度在邵氏30度到80度之间,耐温‑50~200度,管长1000mm。本发明能够对针顶端加热来避免患者在与针头接触时产生的不适感,使得病人保持身体稳定,提高针灸效果,并且能够对该装置的加热罐内部介质进行自动控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尤其涉及内热式针灸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传统的针灸器在使用时不具有加热功能,从而在进入人体的过程中,会使得病人稍感不适,从而使得病人身体可能产生晃动,从而使得医生在针灸时会偏位,使得针灸效果不佳,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内热式针灸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内热式针灸器,解决了现有的针灸器具功能性单一,导致其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内热式针灸器,包括壳体和针管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罐、温度控制器和蠕动泵,且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加热罐外壁之间安装有蠕动泵,所述壳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出水总管和回流总管,且所述出水总管与回流总管分别连接有十个出水分流管和十个回水管,所述出水分流管和回水管的规格为Φ1.0*0.3mm,硬度在邵氏30度到80度之间,耐温-50~200度,管长1000mm,且所述出水分流管与回水管的内部介质流速为530mm/s,且介质流经出水分流管和回水管的时间小于2s,所述出水分流管和回水管远离壳体的一端均连接有针管体,所述针管体包括外管和内管,且所述出水分流管的端部穿过外管与内管连通,所述外管的端部安装有针尖,且所述针尖延伸至内管内部,且所述外管的最小尺寸为φ0.6*0.06mm,内管最小尺寸为φ0.35*0.04mm。
优选的,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置有夹层,且回水管与夹层内部连通,且所述内管的端部均匀设置有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出水总管与蠕动泵的出水口连接,且所述回流总管贯穿壳体侧壁与加热罐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数显控温仪、温度传感器、继电器以及加热器,所述数显控温仪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器连接,且所述数显控温仪的输出端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加热器连接,且所述数显控温仪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数显控温仪型号为YY/XMTD-122、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所述继电器的型号为A5P-204。
优选的,所述出水分流管与出水总管和进水接头连接处以及回水管与回流总管和回水接头的连接处均采用快插式锥头。
优选的,所述针管体的外部套装有手柄,且所述手柄与外管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内管贯穿手柄。
优选的,所述外管针头部位密封端头,锥形针尖,且内管和外管尾部通过塑料整体密封,且所述内管采用不锈钢细管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蠕动泵采用KFS无刷电机系列蠕动泵HE-1-B-06,传动方式为齿轮传动,一级减速比1:14,出水泵管Φ4*1mm,出水最高压力0.08MPa,最大流量4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鑫研(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鑫研(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9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打结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HIsmelt熔融还原炉的锌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