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曲面旋转密封的加热烟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682.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敬美;李斌;汤建国;付丽丽;郑绪东;黄锋;王汝;张柯;龚为民;王爽;雷萍;冒德寿;成经辉;缪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F40/20 | 分类号: | A24F40/20;A24F40/40;A24F40/42;A24F4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李静;任永利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曲面 旋转 密封 加热 烟具 | ||
本发明属于新型卷烟烟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曲面旋转密封的加热烟具。所述烟具包括可形变烟支容纳腔2,发热元件固定座3;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座3包括中空第一截锥体;所述烟支容纳腔2包括中空第二截锥体,第二截锥体和第一截锥在螺纹连接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烟支容纳腔2具有第一最小内径;所述第二截锥体和第一截锥在螺纹连接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烟支容纳腔2具有第二最小内径。本发明首次采用第二截锥体和第一截锥体形成的双曲面结构,设计了一种烟支容纳腔最小内径可变的烟具。本烟具配合贫氧加热式烟支使用时,烟支容纳腔底部和发热元件固定座底部会密封烟支的烟草段,贫氧加热式烟支不用单独制备密封的烟草段,简化了烟支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卷烟烟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曲面旋转密封的加热烟具。
背景技术
传统卷烟通过燃烧方式使烟草中的烟碱、香味成分释放出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热卷烟是通过外部热源将烟草制品加热到雾化温度,达到产生烟雾的效果。且加热温度低于烟草的燃烧温度,可以显著的降低卷烟燃烧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降低二手烟对非吸烟人群的伤害。
由于加热卷烟的加热温度比燃烧温度低,与传统卷烟相比,加热卷烟的烟草致香成分难以完全释放,烟气量不足,因此这类香烟较难以被传统烟民接受。如果将卷烟底部密封,则氧气含量会随着加热过程而降低(这是由于行程新鲜烟气的对内部气氛的置换作用),此时,即使升高加热温度,亦不会发生燃烧现象,可以增加烟草致香成分的释放。
但是如果在卷烟制备中,将卷烟底部密封,将对现有的卷烟生产工艺产生较大变动,设备成本太高。期待研发一种简单经济可实现卷烟底部密封的方法。
同时,为了保证烟支的插入,现有的烟支容纳腔内径大于烟支的外径,烟支容纳腔与烟支之间一般存在空隙,连接不紧密,容易造成烟支的掉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曲面旋转密封的加热烟具,所述烟具包括可形变烟支容纳腔2,发热元件固定座3;
其中,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座3包括中空第一截锥体且底部密封;
所述烟支容纳腔2包括中空第二截锥体,所述第二截锥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截锥体的内部,两者依靠第二截锥体和第一截锥的锥面上的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截锥体的底部锥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二截锥体底部和锥壁的竖槽203;
所述烟具上还设置致转机构,所述致转机构可以带动所述第二截锥体沿着所述螺纹自转;所述锥体为圆锥体;
所述第二截锥体和第一截锥在螺纹连接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竖槽203为自由伸展状态,所述烟支容纳腔2具有第一最小内径;所述第二截锥体和第一截锥在螺纹连接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竖槽203为收缩并拢状态,所述烟支容纳腔2具有第二最小内径。
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座3采用食品级金属材料(如SUS304)或特种食品级买高温材料(如PEEK)。
优选地,所述第二截锥体的外锥面设置有外螺纹202,所述第一截锥体的内锥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202相适配的内螺纹301。
优选地,所述竖槽203未与所述螺纹连接处重合。
优选地,所述烟具还包括发热元件4,其设置在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座3的外围或内部。
优选地,所述致转机构的设计如下:
所述烟具还包括可自转的上壳1,其设置在所述烟支容纳腔2外侧,与所述烟支容纳腔2连接。当所述上壳1自转时,其带动所述烟支容纳腔2自转。
优选地,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座3与发热元件4一体式连接,所述发热元件4形状包括针式、片式、或中空截锥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