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2231.7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梅长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长茂 |
主分类号: | A01K61/73 | 分类号: | A01K61/73;A01K61/78;A23K10/26;A23K10/38;A23K10/18;A23K10/12;A23K50/80;F21S9/02;F21V23/04;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巢 营养 多功能 | ||
1.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包括框架机构、补光系统、营养基池、投喂机构以及锚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中以若干个等间距排列的竹支架(1)为骨架,骨架外框以混凝土包裹,且竹支架(1)的外侧壁依次覆盖有竹框架(2)、竹编筋板(3)以及竹编外框(4),所述竹支架(1)之间的上下两段分别分别通过榫卯方式安装有连接架(5)、多边形定位榫(6),所述竹支架(1)底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配重舱室(7),且配重舱室(7)中皆填充有碎石块(8),所述竹支架(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潜游通道(9),且潜游通道(9)中皆设置有补光系统,并且补光系统中皆包含有若干组灯带(10),所述营养基池分布于框架机构中,且营养基池由鱼巢横梁(11)、增殖格栅(12)、导流槽(13)、养殖腔室(14)、单向诱导迷宫(15)、半封闭隔层(16)以及活动软帘(17)组成,所述鱼巢横梁(11)、增殖格栅(12)分别等间距安插于竹支架(1)一侧的上下两部,且竹支架(1)另一侧的底部等间距设置有导流槽(13),所述竹支架(1)顶部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养殖腔室(14),且养殖腔室(14)中皆固定有单向诱导迷宫(15),所述单向诱导迷宫(15)底部的一侧皆设置有半封闭隔层(16),且半封闭隔层(16)中皆安装有活动软帘(17),所述框架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投喂机构,且投喂机构中设置有投料漏斗(18),并且投料漏斗(18)的顶端安装有定位芯片(19),所述投料漏斗(18)的底端连通有左右两个送料管道(20),且送料管道(20)的底端皆延伸至竹支架(1)的顶部,所述锚固机构对称设置于框架机构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内腔设置为密集孔巢隔层或蜂巢结构,框架机构的外观呈水下宫殿、房屋、城堡、人物、动物等任意造型,可用作海底珊瑚平台礁、观光礁、石礁、诱捕礁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的四周或内腔皆以穿榫式、半榫式、扇抱肩榫、交叉叠压式、插口型绑扎式等连接方式组合形成,其中,连接架(5)作为竹支架(1)的横向支撑机构,且横向支撑机构之间以半榫式连接,以穿榫钉固定;其它的接榫部位以组合穿榫钉、绑扎或胶粘的方式固定,并以斜拉、半圆或弓弦状固定限位,增加框架机构的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支架(1)、竹框架(2)、鱼巢横梁(11)以及增殖格栅(12)皆由天然毛竹开孔与对劈并开孔形成的半封闭蜂巢和半圆槽状,使得框架机构的表层面积提升10倍以上;并将动物粪便、酒糟、益生菌、泥沙等混合料发酵的底栖饵料填充于槽孔中形成生物培养基,使得海洋环境的初级生产力提升数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机构可采用两个锚固立柱(21)进行固定,其中,锚固立柱(21)经弯曲、加筋、限位、卯榫、绑扎、编织、等方式定位成型,在柱内腔及鱼礁下半部填充石材增加稳定性,促进珊瑚生长;锚固立柱(21)上等间距环绕有限位筋(22),且最上方的限位筋(22)与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限位筋(22)皆由竹材编织呈网格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机构也可采用四个锚固桩(24)进行固定,且锚固桩(24)的顶端皆通过锚固绳(23)与竹支架(1)的底端相互挂接,并且锚固绳(23)皆采用多股竹篾绞制而成,长期不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蜂巢式带营养基巢的多功能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采用天然毛竹型材,具备相当的浮力,并通过调节配重舱室(7)中碎石块(8)的多少,使得框架机构高于泥沙适当距离并处于半潜浮可活动状态,彻底改变传统鱼礁陷入淤泥的缺陷,此时仅采用锚固绳(23)和锚固桩(24)进行固定,能使框架机构在水下持续作不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更大涡流和上升流以搅动海底沉积的营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长茂,未经梅长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22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空苗木修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潮间带生态修复的潮汐池及其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