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震后山体松散失稳段在强劲河谷风涡旋易诱发滑坡远程动态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0443.1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0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南;康建芳;赵爱国;艾鸣浩;李红星;冯克庭;敏玉芳;赵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P3/68;G01P5/24;G01P13/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体 松散 失稳 强劲 河谷 涡旋 诱发 滑坡 远程 动态 监测 系统 | ||
1.一种震后山体松散失稳段在强劲河谷风涡旋易诱发滑坡远程动态监测系统,主要是由松散崩坡散粒体失落积物自动无线远程收集器(3)、二维超声波风速风向仪(15)、远程测控终端(RTU)(16)、太阳能供电装置(17)、雨量传感器(18)、散粒流失测量标杆(20)、无线高清摄像头(21)、砂石积物称重收集筒(22)、砂石收集口(23)、称重传感器(24)、收集到的砂石积物(25)、崩坡积物(26)、数据监测中心(29)、ATB470M无线接收传输模块(30)和多路称重无线变送器(31)构成,其特征是在山体松散失稳段高处设立支架,支架上装有二维超声波风速风向仪(15)、远程测控终端(RTU)(16)、太阳能供电装置(17)、雨量传感器(18)和无线高清摄像头(21);在塌区风蚀凹腔(1)和松散崩坡积物(2)之间,河流(27)与山谷形成强劲的谷风气流(10)冲击下,震后的山体形成旋回粗颗粒层(5)、旋回细颗粒层(6)、泥石流堆积层(7)、滑塌失稳层(8)和散粒体斜坡(9);旋涡气流(11)、气流涡旋(12)、扬尘(13)弥漫在掏空失落碎石(14)间,在此间,布设松散崩坡散粒体失落积物自动无线远程收集器(3)和散粒流失测量标杆(20),在塌区风蚀凹腔(1)和松散崩坡积物(2)的可蚀颗粒(4)中,放置涂识标号染色示踪颗粒(19),在塌区风蚀凹腔(1)和松散崩坡积物(2)的下方设置砂石积物称重收集筒(22),筒内可贮存从砂石收集口(23)收集到的砂石积物(25)和崩坡积物(26);砂石积物称重收集筒(22)一侧粘贴ATB470M无线接收传输模块(30),底部置有称重传感器(24)和多路称重无线变送器(31),远程测控终端(16)在现场全方位监控,并通过远程无线信号(28)将采集网络数据传输远程数据监测中心(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04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