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20439.5 申请日: 2020-05-18
公开(公告)号: CN111408105A 公开(公告)日: 2020-07-14
发明(设计)人: 莫文;叶洁;许金海;都基勋;严鸣;金坤;周晓宁;王国栋;马俊明;邬学群;陆巍;童正一;刘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主分类号: A63B23/025 分类号: A63B23/025;A63B21/02;A61F5/042
代理公司: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代理人: 周春洪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颈椎 曲度 康复 矫正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包括枕托、肩部固定装置、弹力装置、颈带、握把;所述枕托及肩部固定装置为弧形结构,其开放的各端部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弹力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其各端设有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式相连的第二连接部,所述枕托处于肩部固定装置上方;所述颈带为弹性阔边带,可与所述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可拆卸式相连;所述握把包括第一握把、第二握把,其与肩部固定装置通过活动螺栓相连;其优点在于:能使肌肉主动运动锻炼;有效的实现牵伸运动,保持持续的协调、及耐力练习,提升肌肉力量,放松肌肉,减轻颈椎病患者相关症状,预防颈椎病,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颈椎曲度康复矫正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难治病,复发率高,因其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软组织密切相关,颈椎由于不断承受各种负荷,导致椎间张力下降及椎关节失稳,从而引起颈部各肌群力量的失衡,颈部肌肉即出现防御性痉挛,颈部出现酸、胀、疼痛等临床症状。颈部肌群锻炼对颈椎病的康复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改善颈部肌群肌力是治疗颈椎病的关键环节。

随着生活方式(使用智能手机)与工作性质(低头工作)的变化,现代人低头时间逐年升高,从而导致颈椎周围软组织生物力学的不平衡。长此以往,生理曲度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后果。长时间的低头姿势对颈椎带来对骨关节与软组织的全面影响:第一,不良姿势导致颈椎周围软组织生物力学的不平衡;第二,在软组织生物力学不平衡的环境下,颈椎曲度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低头姿势使颈前部的深浅颈屈肌(胸锁乳突肌,颈阔肌,颈长肌,头长肌等)做短缩性收缩,而使颈后部的深浅颈伸肌(头夹肌,颈夹肌,上斜方肌,头半棘肌等)做拉伸运动;处于短缩状态(肌肉变短)的肌肉活动常受抑制,长期处于弛缓状态(肌肉变长)的肌肉肌力下降。软组织生物力学的不平衡问题可发展至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关节与附属结构的形态改变,在长时间低头的人群当中发生的颈椎曲度的最明显变化就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与头部的前倾。在疾病发展的初期,颈椎关节与排列的变化是功能性的问题,通过改变不良姿势与正确的运动可以得到功能上的恢复;但疾病的晚期会发生结构上的改变,如椎间盘退变性变化/骨质增生/韧带增生及韧带钙化等等。一旦发生结构上的改变常常难以矫正。

目前颈部肌肉锻炼器械尚未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市场中有通过功能锻炼,维持甚至恢复颈椎周围肌群平衡,促进颈椎稳定的“颈椎康复器”。该器械由枕托、活塞杆、主活塞、上盖、主筒、弹簧、阻力调节柄、肩带、手柄或肘套等部分组成,锻炼项背部肌肉时使用者取坐姿或站立姿势,颈椎中立位,两眼平视前方,将枕托置于枕外隆凸下部。使双侧肩带通过肩部向胸前下垂,双手紧握手柄向下牵拉,同时枕部顶压枕托与向下牵拉肩带的力量相互对抗。颈椎逐渐后伸至最大程度后维持5-30秒。锻炼颈前部肌肉时,将枕托置于前额部,手持康复器,将底座至于支撑物上,用头顶压枕托;锻炼颈侧部肌肉时,将枕托置于头侧方耳上部,手持康复器将底座至于墙上或树上(有一个支撑即可),从中立位开始,用头顶压枕托,均重复上述步骤。但该“颈椎康复器”在使用时,使用者与器械接触部位的皮肤容易造成磨损,产生疼痛,降低锻炼的可重复性;其枕托部位与使用者枕部接触部位易于滑脱,降低了锻炼的可持续性;而且活塞杆结构容易发生故障,其重复使用后,易发生磨损不易滑动,降低耐久度,使用前后常需增加润滑油,增加了使用成本,降低了其方便性;润滑油油污无防护,接触时易污染衣物、皮肤,极大的降低了使用体验;其锻炼方法的确定是由患者主观感受及主观经验得来,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持,其锻炼效果无保障。

其他常见装置还有:颈部按摩器械,其通过机械装置或人力按摩颈部、项部、肩部等部位,产生外力刺激作用,模拟人的推拿手法,对颈椎周围做拿捏、滚动、震动、点按穴位之类的手法,以达到按摩作用,帮助消除局部的无菌性的炎症以及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肌紧张,具有一定治疗、保健效果;但并不具备对颈部肌群的锻炼效果,亦无关节活动或固定,无法改善颈椎小关节紊乱及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等症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0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