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配油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0410.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何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作勇 |
主分类号: | F03C1/04 | 分类号: | F03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柱塞 液压 马达 油机 | ||
本发明涉及液压马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配油机构,包括内设油路以连通柱塞的壳体以及连通液压装置的油腔A和油腔B,所述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可径向移动的压片。该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配油机构,通过控制阀控制液压油的流通路径,同时通过曲轴将控制阀的连通状态与输出轴的旋转状态对应,实现对柱塞以及液压油的控制,运行的更加稳定高效,其次柱塞直接与油腔A或油腔B连通,液压油流动的阻力更小,因此液压油的做功效率更高,额定功率下,降低了对液压油压力的要求,降低运行成本,同时没有流通面积的变化,液压油流动的噪音更小,整体也更稳定,另一方面,压杆和控制阀的配合,对进度的要求也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马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配油机构。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的配油方式有轴配油和端配油两种方式,其中在轴配油方式中,进、回油腔间存在无法消除的间隙,容积泄漏较多,并且轴还受到不平衡液压径向力作用后在后盖中产生偏心,会进一步增加泄漏量,为了减少容积泄露,需要减少配油间隙,但是,由于配油轴较长,对温度变化敏感,容易产生热冲击,导致配油轴咬死,因此端配油有取代轴配油的趋势。
请参阅图6,为常见的一种端配油结构,配油盘随轴转动,配油盘内朝向不同的通道依次循坏与壳体的液压油通道连通,进而使进出油腔A、B依次与壳体的液压油连通,实现一次液压油的供给和排出,此过程中,配油盘两侧时刻发生摩擦,尽管设置了连接弹簧的浮动分隔件对磨损进行补偿,使端面始终贴合,但同样的,增加了端面之间的压力,使其远大于实现密封的压力要求,会额外增加端面之间的摩擦力,降低机械效率,同时降低了低速运行的稳定状态。
其次,现有的端面配油结构的通道是由多个小孔组成的,一方面,在相同流通面积的前提下,孔数目越多,流体阻力越大,因此,多孔组成流通会进一步增加阻力,降低液压效率,同时,由于旋转和配合关系,每个孔的流体面积是连续变化的,在小流通面积的情况,流体速度快,对配油盘的侵蚀力越大,也会降低配油结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提高对装配和配合精度的要求,若精度较低会进一步降低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配油机构的技术方案,具有运行稳定和效力高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配油机构,包括内设油路以连通柱塞的壳体以及连通液压装置的油腔A和油腔B,所述壳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可径向移动的压片,所述压片活动连接有曲轴,所述压片活动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活动连接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可切换连通油腔A和柱塞油路或油腔B和柱塞油路。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和压杆之间设有放大杠杆,所述放大杠杆的一端与壳体铰接,所述放大杠杆的另一端和控制阀传动连接,所述压杆将放大杠杆顶起。
优选的,所述压片由两块犬牙交错的弧形板组成,所述弧形板与压片的内壁铰接,且两块弧形板朝向轴线的一侧相互限位,所述曲轴的突起可推动压片旋转,所述压杆的内侧设有与压片同轴向的半圆柱,所述压杆和压片的中部相切。
优选的,所述压片和壳体铰接的位置设有现在最大转角的限位装置,且铰接位置压片与壳体内壁相切,所述压片的直径从铰接位置到中部逐渐减少。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通过安装环与压片活动连接,所述曲轴的突出与安装环内壁贴合。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径向柱塞液压马达的配油机构,通过控制阀控制液压油的流通路径,同时通过曲轴将控制阀的连通状态与输出轴的旋转状态(即柱塞的伸缩状态)对应,实现对柱塞以及液压油的控制,在该过程中,配油结构摩擦副较少,整体对能量的消耗较少,其次,摩擦产生的磨损也不会对配油结构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运行的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作勇,未经何作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0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