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1643.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唐清生;林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0 | 分类号: | F04D25/10;F04D29/52;F04D29/54;F04D29/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胡庆陆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循环扇,包括底座和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呈U字型结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安装有风扇机体;其中,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风扇机体之间设置有纵向电机,所述纵向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纵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机体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风扇机体能够在所述支撑架上做上下摆动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扇。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电风扇相比,循环扇可以让风沿着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随着扇叶搅动,可形成螺旋形的柱状风。
一般情况,循环扇吹出来的风距离较远,具有较好的定向性,这样的风与周边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将周围的空气打散,带动更多的空气参与室内空气循环,加速室内的空气流通,从而平衡室内温度。
目前,现有循环扇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杆在靠近风扇机体的一侧,结构相对复杂,而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扇,风扇机体能够通过U字型结构的支撑架与支撑杆连接,而后通过纵向电机驱动支撑架上的风扇机体上下摆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整体结构紧凑美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扇,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杆;
驱动机构,包括呈U字型结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安装有风扇机体;
其中,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风扇机体之间设置有纵向电机,所述纵向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纵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机体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风扇机体能够在所述支撑架上做上下摆动运动。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支撑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纵向电机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与第二外壳扣合后的安装腔内。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纵向电机安装部,所述纵向电机安装部背对所述纵向电机的一端设有安装部转轴,所述风扇机体固定在所述安装部转轴及所述纵向电机的输出端中。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纵向电机安装部上设有纵向电机安装槽,所述纵向电机安装槽的一侧设有切口,在所述纵向电机安装在所述纵向电机安装槽后,所述纵向电机的排线端卡接在所述切口中。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安装部转轴在与所述风扇机体之间连接有第二轴承。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纵向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扭矩轴,所述扭矩轴的扭矩输出端与所述风扇机体连接。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风扇机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安装部转轴及所述纵向电机的输出端均安装在所述后壳上。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后壳上设置支架安装槽,所述支架安装槽上安装有驱动框架,所述安装部转轴及所述纵向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驱动框架上。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驱动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扣合后安装在所述支架安装槽上。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风扇机体还包括扇叶和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的风机电机,所述风机电机固定在所述后壳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循环扇,由于风扇机体通过支撑架内的纵向电机实现上下摆动,支撑架呈U字型结构,其一端与套设于支撑杆内的伸缩杆连接,风扇机体及纵向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另一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整体结构显得更紧凑美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