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物流的高稳定性的信号交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0651.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3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N3/00;G06Q10/04;G06Q10/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任坤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 物流 稳定性 信号 交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物流的高稳定性的信号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管廊物流管理平台生成与下单成功信息对应的射频卡信息和条形码,并发给智能终端;S2、管廊物流管理平台接收收件信息;S3、将包裹的射频卡信息与运输工具绑定,智能终端对射频卡信息的数据进行检查和映射;S4、包裹装入运输工具后,用射频阅读器阅读运输工具装货信息并扫描车载包裹信息;S5、信息核对无误后,选择管廊物流分拣站和物流仓运输路线;S6、车辆到达目标廊物流分拣站后进行派件,签收后将相应的射频卡信息的标签数据传入智能终端。本发明提供的信号交互方法,将物流系统与综合管廊及射频技术三者结合起来,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降低容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物流的高稳定性的信号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样子,一般都呈“开”型,是大型装置管道集中敷设的主要场所,它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横梁以及桁架所构成,按类型可分为单层或多层,可通行的或不可通行的等,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呈现出了诸多新特点:电子商务飞跃式发展,使得城市中物流配送量与频次急剧增长,私家车保有量与日俱增,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雾霾肆虐,空气污染加剧,地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张愈演愈烈,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损毁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改扩建城市道路、限制城市货车通行以及减少配送中心的修建等方式,起到交通分流与缓和矛盾的作用。
随着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统的兴起,将带来一种全新的货物运输方式,将部分城市货物运输交通分流到地下,可以替代中短距离道路运输的运输方式,不仅可行环保,还十分有发展前景,随着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因此将地下管廊与物流系统结合,建立自动化、智能化、无障碍的城市智能地下物流系统对货物运输,去实现真正解决城市交通难题的目标。
但现阶段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大量利用传感器、报警器进行警示,不仅不易于管理,而且也不便于工作人员定位、维修。综合管廊的管理仍然依靠人工管理,人工管理有时会存在更新信息不及时的问题,也不便于记录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因此传统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系统不能够满足综合管廊的管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物流的高稳定性的信号交互方法,通过将物流系统与综合管廊及射频技术三者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物流运输管理,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降低容错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地下管廊物流的高稳定性的信号交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管廊物流管理平台根据发送的下单成功信息生成与下单成功信息对应的射频卡信息和条形码,并将射频卡信息和条形码发给智能终端;
S2、管廊物流管理平台接收智能终端在包裹到达管廊物流中心之后上送的收件信息,其中收件信息包括用户身份信息、收件时间及收件地点;
S3、将包裹在管廊物流中心分拣后分配至相应的运输工具上,将包裹的射频卡信息与运输工具绑定,智能终端检查射频卡是否使用过,若已经被使用过则换一个新的射频卡与目标进行绑定,把阅读的数据传入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对射频卡信息的数据进行映射;
S4、包裹装入运输工具后,用射频阅读器阅读运输工具装货信息并扫描车载包裹信息,如果遇到不匹配或者遗漏包裹的情况,管廊物流管理平台报警,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核对工作,直到无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大学,未经焦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角度快安装风机外壳
- 下一篇:一种柔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