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0093.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陈俊;刘盈;任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0;A61B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穿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包括针管和针芯,所述针管的针尾部开设有连接测压管或收集管的槽口;所述针尾部内设置有“T”形孔道,所述“T”形孔道具有供针芯穿过的主孔道和与槽口连通的分孔道,所述“T”形孔道以主孔道和分孔道交汇处为界分为主孔道前侧部分、主孔道尾侧部分和分孔道;所述主孔道尾侧部分的孔径大于针芯的外径,在主孔道尾侧部分上开设有单向阀装配槽,所述单向阀装配槽内固定安装有硅胶单向阀;所述分孔道内安装有开关式的单向阀。本发明能够较为便捷的在穿刺术操作过程中封闭针管尾部的开孔,能够有效控制腰椎穿刺术过程中脑脊液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
背景技术
腰椎穿刺术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操作技术,其目的旨在留取一定量的脑脊液标本,通过检测脑脊液的细胞数目,形态,各种物质的含量以及脑脊液压力,以明确诊断感染、肿瘤和颅脑疾病。腰椎穿刺最主要的禁忌症是颅内高压,如果颅内压过高则会导致脑疝的发生。这是临床急症之一,处理不当,会导致生命中枢受压迫而使病人死亡。
如图1所示,目前进行腰椎穿刺术所用到的手术器械是腰穿针,包括针管和套在针管内的针芯。实施穿刺术时,需要将针芯插入到针管内操作,穿刺完成后,拔出针芯,可以通过针管尾部的开孔连接测压管测量颅内压力,测压完成后拔出测压管,而后通过针管尾部的开孔连接收集管收集脑脊液。
现有的手术器械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再接测压管,容易浪费脑脊液,过程繁琐,增加感染风险;其次,脑脊液测压结束之后,拔出测压管,容易再次浪费脑脊液;最后,即使拔出测压管后马上再次插入针芯,准备好收集管后,拔出针芯再收集脑脊液,这样虽然可以减少脑脊液的损耗,但是操作步骤繁琐,需要多名医护人员配合,增加了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能够较为便捷的在穿刺术操作过程中封闭针管尾部的开孔,能够有效控制腰椎穿刺术过程中脑脊液的损耗。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漏液的腰穿针,包括针管和针芯,所述针管的针尾部开设有连接测压管或收集管的槽口;所述针尾部内设置有“T”形孔道,所述“T”形孔道具有供针芯穿过的主孔道和与槽口连通的分孔道,所述“T”形孔道以主孔道和分孔道交汇处为界分为主孔道前侧部分、主孔道尾侧部分和分孔道;所述主孔道尾侧部分的孔径大于针芯的外径,在主孔道尾侧部分上开设有单向阀装配槽,所述单向阀装配槽内固定安装有硅胶单向阀;所述分孔道内安装有开关式的单向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开关式的单向阀具有旋钮式开关。
进一步,所述硅胶单向阀设置有多个,紧挨布置。
进一步,所述针尾部尾端供针芯穿过的开孔内固定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针尾部尾端供针芯穿过的开孔处设置有用于开闭开孔的密封塞。
进一步,所述槽口内设置有与测压管或脑脊液的收集管连接的密封接口。
优选的,所述密封接口处设置有密封盖。
进一步,所述针芯的针尖为锥形针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三通阀来控制针尾部开孔的开闭,穿刺成功后,一次拔出针芯,不用再反复插回,减少感染风险;本发明针尾部设计了槽口,同时针尾部的三通阀旋转可以方便测脑脊液压力,收集脑脊液,方便腰穿给药,同时避免浪费脑脊液;本发明在针尾部开孔设置了单向阀,穿刺完成后直接抽出针芯也不会导致脑脊液渗漏,无需医生依靠抽拔针芯时控制抽拔程度来密封针尾部开孔,避免了繁琐的操作,整个穿刺过程仅需一名医护人员即可完成,极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人民医院,未经江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