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灶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4205.1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83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苏慧玲;郑军妹;俞瑜;严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4C3/12;F24C3/10;F24C15/14;F23D14/46;F23L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杨东明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灶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内环燃烧器,内环燃烧器具有连通燃气腔室的保火孔和主火孔,还具有与外部分隔的容纳空间,保火孔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主火孔设置于容纳空间外,该燃气灶具还包括隐藏式传火结构,隐藏式传火结构用于在保火孔和主火孔之间传递火焰。本发明提供的燃气灶具通过将保火孔设置在一容纳空间内,实现对保火孔的遮挡保护,避免其因受外部的溢液或风吹而影响保火效果,同时,该燃气灶具还设置了隐藏式传火结构,来将位于容纳空间内的保火孔处的火焰引至容纳空间外部,来对内环燃烧器外表面上的主火孔进行引燃操作,实现了由内环燃烧器的内部向其表面的传火,同时保证传火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的保火孔为了能确保火盖上的主火孔被溢液浇灭后能够复燃,通常会靠近主火孔设置,而这种设置方式导致保火孔会处于暴露在外的状态。虽然会采用在火盖上设置挡液檐来遮挡保火孔的上方,降低保火孔被溢液浇灭的概率,但是在大溢液情况下还是存在被浇灭的风险。同时,在风吹的情况下,保火孔也会因缺乏防护而容易被吹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保火孔处结构开放导致火焰易受溢液或风吹影响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气灶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燃气灶具,其包括内环燃烧器,所述内环燃烧器具有连通燃气腔室的保火孔和主火孔,其特点在于,所述内环燃烧器还具有与外部分隔的容纳空间,所述保火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主火孔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外,所述燃气灶具还包括隐藏式传火结构,所述隐藏式传火结构用于在所述保火孔和所述主火孔之间传递火焰
该燃气灶具在其内部设置了容纳空间,然后将保火孔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从而起到对保火孔进行遮挡保护的作用,以减小其所受的外部溢液或风吹的影响,同时,主火孔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外部,燃气灶具还设置的隐藏式传火结构来实现在保火孔和主火孔之间的火焰传递,这样不仅在容纳空间的基础上改善了保火孔处火焰的稳定性,还进一步提高了从保火孔向主火孔传递火焰的过程的稳定性,确保主火孔意外熄灭后,保火孔能保持火焰燃烧,并快速向主火孔传火使其复燃。
较佳地,所述隐藏式传火结构包括传火孔和传火通道,所述传火孔连通所述燃气腔室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传火通道沿所述传火孔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传火通道在所述容纳空间外的开孔靠近所述主火孔设置。
隐藏式传火结构设置成传火孔和传火通道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将容纳空间内部的火焰传递至容纳空间外的主火孔附近,实现火焰的隐藏式传递,避免传火过程受到外部影响,并且,传火通道沿传火孔的延伸方向设置,能够有利于传火孔处的火焰更好地向外传递,传火通道在容纳空间外的开口靠近主火孔,方便火焰能够迅速引燃内环燃烧器的主火孔。
较佳地,所述传火孔和所述传火通道均设置为由内向外向上倾斜,所述传火孔和所述传火通道同轴线设置。传火孔和传火通道均设置为由内向外向上倾斜且同轴线,即顺着火焰朝向设置,尽量减少四周结构对火焰造成的影响,以实现更好的火焰传递。
较佳地,所述燃气灶具还包括外环燃烧器和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外环燃烧器和所述内环燃烧器,所述遮挡部、所述外环燃烧器的侧壁和所述内环燃烧器的侧壁共同围成所述容纳空间。该燃气灶具通过在外环燃烧器和内环燃烧器之间设置遮挡部来形成该容纳空间,利用外环和内环的侧壁共同围成,从而与内环和外环上的相应结构实现更好的配合,并且减少了结构设置的复杂程度。
较佳地,所述遮挡部包括挡檐和挡板,所述挡檐位于所述遮挡部的顶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遮挡部的两侧。挡檐和挡板共同围成遮挡部结构,将外环燃烧器和内环燃烧器中间的空间进行分隔,从而形成独立的容纳空间结构,设置简单,容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