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海光电缆高压试验的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2040.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谢锋;刘成;许旗;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5/10;G01M3/0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海 电缆 高压 试验 密封件 | ||
本发明涉及高压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深海光电缆高压试验的密封件。其包括水密接头本体,水密接头本体内部设有水密腔,水密腔内设有橡胶密封芯,橡胶密封芯套装在受测电缆的电缆塑胶层上,橡胶密封芯上下方分别设有上压块和下垫块,上压块和下垫块套装在受测电缆外表面上。本发明在压力筒筒帽内进行受测电缆的高压试验的时,外六角螺母向上压块提供轴向向下的压紧力,上压块受压后通过与橡胶密封芯的圆锥形配合端面传递压力,使得橡胶密封芯产生径向变形,橡胶密封芯产生的径向变形与受测电缆之间产生水密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深海光电缆高压试验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目前,水下工程结构试验室在测试结构试件的强度稳定性及密封性能试验中使用的密封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接插件使用O型圈密封,O型圈密封一般使用于45MPa以上的高压试验中,只支持电缆对接,不支持光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一种是使用橡胶对结构试件上下挤压进而密封,然而在实践中验证下来此种密封形式只能对直径5mm以下的线缆使用,而且试验压力必须低于45MPa,如果超压超直径使用,会出现线缆密封不住,线缆在试验过程中向外窜的现象。
随着各国各地之间的电子网络越来越发达,人类将隔着海洋的陆地之间的光电一体通信线缆铺设至深海海底。然而在陆上进行模拟验证试验的时候碰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在不影响光电性能的前提下将海缆伸出压力筒通信,如何保证大直径的海缆能够保证密封,承受住100MPa的水压,因此必须设计一套在高压环境下能够有效密封,保证大直径海缆光电性能的密封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深海光电缆高压试验的密封件,能够在0~100MPa压力试验环境下应用于直径为10mm~20mm的深海光电缆的水密密封,同时能够保证深海光电缆光电性能不受影响。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深海光电缆高压试验的密封件,包括水密接头本体,所述水密接头本体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安装段,水密接头本体通过外螺纹安装段螺纹连接在压力筒筒帽的内螺纹段上;所述压力筒筒帽内进行高压试验的受测电缆从水密接头本体下端开口伸入水密接头本体中,并从水密接头本体的上端开口伸出;
所述水密接头本体内部设有水密腔,水密腔内设有橡胶密封芯,橡胶密封芯套装在受测电缆的电缆塑胶层上,橡胶密封芯上下方分别设有上压块和下垫块,上压块和下垫块套装在受测电缆外表面上;
所述橡胶密封芯上端部设有上受压部,上压块面向橡胶密封芯上一端设有上加压部,上加压部内设有上加压腔,橡胶密封芯的上受压部伸入上压块的上加压腔内,并且上受压部外表面和上加压部内表面吻合连接;
所述橡胶密封芯下端部设有下受压部,下垫块面向橡胶密封芯上一端设有下加压部,下加压部内设有下加压腔,橡胶密封芯的下受压部伸入下垫块的下加压腔内,并且下受压部外表面和下加压部内表面吻合连接;
所述水密接头本体内部设有螺母安装腔,螺母安装腔位于水密腔的上方,螺母安装腔内设有外六角螺母,所述外六角螺母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连接段,螺母安装腔内侧壁设有内螺纹安装段,外六角螺母通过外螺纹连接段连接在内螺纹安装段上,并且外六角螺母下端部向下压紧在上压块上。
进一步的,上受压部和上加压腔均为圆锥台结构。
进一步的,下受压部和下加压腔均为圆锥台结构。
进一步的,外六角螺母内设有止推腔,止推腔内设有止推块,止推块套装在受测电缆中部位置裸露在外的电缆铜线层上,止推块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上绝缘块和下绝缘块,上绝缘块和下绝缘块套装在受测电缆的电缆塑胶层上,上绝缘块和下绝缘块将止推块上下包裹夹持在内,使得止推块和外部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2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