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液自动稀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1693.0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5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营;侯剑平;王超;崔随营;楚武斌;刘耀基;和发展;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B01F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自动 稀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自动稀释方法,利用自动稀释系统进行稀释,自动稀释系统包括自动上液系统、自动循环混匀系统和自动分装注液系统;具体稀释方法为:第一步,手动或自动将浓缩液添加到配液容器内,利用自动上液系统按照预设比例将稀释剂依次添加到配液容器内;第二步,利用自动循环混匀系统对第一步中配液容器内的稀释剂和浓缩液进行混匀,混匀后得到稀释液;第三步,利用自动分装注液系统将第二步的稀释液分别分装注入每个分装容器内。本发明优点在于使用一个抽液泵实现了试剂的自动添加,混合试剂的自动混匀和自动分装,结构简单、巧妙,成本低,操作简单,配液速度快且精度高,不仅可以用于浓缩液的稀释,还可以用于不同试剂的混合配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剂配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溶液自动稀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化检测领域,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混合试剂,即将至少两种试剂混合在一起的混合试剂。传统的混合试剂配制方法是人工配制,即人工手动将溶液A、溶液B、溶液C等按一定的配比添加到配液容器中,晃动或搅拌混匀。然而,随着体外诊断行业的快速发展,体外诊断设备检测量也越来越大,自动化体外诊断设备越来越受市场青睐。体外诊断设备在运行中通常需要大量的清洗剂,清洗剂通常是将浓缩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得到或是两种以上试剂的混合液,传统的人工配制效率低且配比精度不高,远远不能满足自动化体外诊断设备的工作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检测时多利用定量泵进行配液,配液时利用一台定量泵交替添加纯化水(或其它稀释剂)和浓缩液,或者利用两台定量泵分别添加浓缩液。与人工配液方法相比,该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配液精度和效率,但是定量泵价格昂贵,成本较高;在配液时由于浓缩液(如BF洗液)易结晶导致定量泵堵塞;同时该方法无需将纯化水和浓缩液混匀混合,影响清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液速度快、精度高和混匀效果好的溶液自动稀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溶液自动稀释方法,利用自动稀释系统进行稀释,所述自动稀释系统包括将稀释剂添加到配液容器内的自动上液系统,用于对所述配液容器内的混合溶液进行混匀的自动循环混匀系统,和用于将混匀后的稀释液分装到分装容器内的自动分装注液系统,具体稀释方法为:
第一步,手动或自动将浓缩液添加到配液容器内,启动自动上液系统,按照预设比例将稀释剂依次添加到配液容器内;
第二步,启动自动循环混匀系统,对第一步中配液容器内的稀释剂和浓缩液进行混匀,混匀后得到稀释液,备用;
第三步,启动自动分装注液系统,将第二步得到的稀释液分别分装注入每个所述分装容器内,完成稀释液的分装注液作业。
所述自动上液系统包括用于盛装稀释剂的试剂容器,所述试剂容器通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的输送管与抽液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抽液泵的出口端连通有设置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出口端向下延伸至所述配液容器的上部,配液容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重量传感器。
所述配液容器通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的抽液管与所述抽液泵相连通,所述配液容器、抽液管、抽液泵和排液管依次连通,形成所述自动循环混匀系统。
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三接口上连通有注液主管,所述注液主管上连通有多个与所述分装容器一一对应的注液支管,每个所述注液支管上均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抽液泵将所述配液容器内的稀释液通过所述排液管、注液主管和注液支管分装到分装容器内,形成所述自动分装注液系统;每个分装容器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其内稀释液量的感应件。
所述感应件为设置在所述分装容器内的液位传感器或设置在分装容器下方的第二重量传感器。
所述第一步中,稀释剂的具体添加步骤为: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抽液泵工作和第一电磁阀通电,抽液泵将所述试剂容器内的稀释剂按照预设比例逐个添加稀释剂,稀释剂添加完成后,抽液泵和第一电磁阀断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未经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1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