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义齿上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0997.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4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明;李平;高成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明 |
主分类号: | A61C13/083 | 分类号: | A61C13/083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严成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头市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义齿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义齿上瓷装置,包括流化床包衣机,所述流化床包衣机包括包衣机腔体(1)、进气管(2)、出气管(3)、喷雾系统(4)以及控制系统(5),其中,所述喷雾系统(4)包括第一变频蠕动泵(41)、第一保温搅拌罐(42)、第二变频蠕动泵(43)、第二保温搅拌罐(44)、硅胶管(45)、雾化枪(46)、第一电磁阀(47)以及第二电磁阀(48)。采用本发明的装置进行两次喷浆,进而进行义齿的上瓷,其工艺生产质量稳定、上瓷均匀紧致、上瓷厚度均匀,瓷粉与义齿牙模粘合强,瓷粉不会脱落;同时,本发明的装置操作简便,可有效、精确的测量出上瓷工艺中义齿牙模的温度,精度高、误差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义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义齿上瓷装置。
背景技术
全国老龄化严重,所以针对老年人的市场逐渐开放,义齿就是其中之一,义齿的加工十分讲究,不仅要在意义齿的美观程度还需对义齿的安全质量进行把控,义齿上瓷则是义齿加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步骤。
现有的义齿上瓷,大多为人工的多工位联合操作,且无法对义齿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和上瓷,导致义齿成品较差,降低了产品质量,同时多工位联合上瓷无法对义齿进行精准且均匀的上瓷,降低了义齿美观性和实用性;同时,人工上瓷的精确性过于依赖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以及经验判断,导致同一义齿的同一平面会出现厚薄不均或瓷粉易脱落的现象,增加义齿的上瓷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义齿上瓷装置,该装置代替传统的人工多工位联合操作,自动对义齿进行上瓷,其智能化程度高、精度高,避免上瓷过程中出现同一平面厚薄不均的情况或上瓷后瓷粉易脱落的现象;该装置实现了稳定、批量的对义齿进行上瓷,产品质量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化义齿上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化床包衣机,所述流化床包衣机包括包衣机腔体、进气管、出气管、喷雾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包衣机腔体下端连接所述进气管且连接处设置第一气体流速传感器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包衣机腔体上端连接所述出气管且连接处设置第二气体流速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喷雾系统包括第一变频蠕动泵、第一保温搅拌罐、第二变频蠕动泵、第二保温搅拌罐、硅胶管、雾化枪,所述第一保温搅拌罐通过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一变频蠕动泵、然后再连接所述雾化枪,所述第一变频蠕动泵与所述雾化枪连接的硅胶管上设置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保温搅拌罐通过硅胶管连接所述第二变频蠕动泵、然后再连接所述雾化枪,所述第二变频蠕动泵与所述雾化枪连接的硅胶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别控制所述第一保温搅拌罐、第二保温搅拌罐的出料且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互不干扰;所述雾化枪均匀分布在所述包衣机腔体内部、用于提供上瓷所需的浆料喷雾;所述包衣机腔体内、与所述进气管连接处上端设置气体分布器,用于控制气体均匀分布以及收集上瓷后掉落的义齿;所述包衣机腔体内部垂直方向分布若干温度传感器以及均匀分布若干第三压力传感器。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系统与流化床包衣机电性连接。
现有的机械化义齿上瓷装置在喷浆时,瓷粉容易分散在空气中、造成瓷粉粉体的浪费,降低瓷粉粉体的实际使用率、加大义齿上瓷成本;上述装置将瓷粉粉体包裹在包衣机腔体内,提高了瓷粉粉体的利用率,同时未包裹义齿的瓷粉粉体还可以进行收集,极大的减少了粉体的浪费、降低了义齿生产的成本。
作进一步优化,上述装置进行义齿上瓷的方法为:首先配制粘接剂,然后将粘接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粘结剂放入第一保温搅拌罐内进行搅拌,另一部分粘接剂中加入瓷粉放入第二保温搅拌罐进行搅拌分散均匀、作为喷浆液体;取义齿牙模,置于包衣机腔体中作为底料,进行两次喷浆,第一次喷浆为开启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变频蠕动泵,将第一保温搅拌罐内的粘接剂均匀喷涂于义齿牙模表面,干燥;然后进行第二次喷浆,开启第二电磁阀与第二变频蠕动泵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与第一变频蠕动泵,将第二保温搅拌罐内的喷浆液体均匀喷于义齿牙模表面,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明,未经刘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