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0404.5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曹海明;管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唐秀萍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路 显示 面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该驱动电路包括若干个级联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正反向扫描控制模块;第一控制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控制节点的电位;第二控制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二控制节点的电位;全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单元输出全局控制信号;稳压模块,用于维持第二控制节点的电位;第一输出模块,与第一控制节点、第二控制节点连接,用于输出级传信号;第二输出模块,与第一控制节点、第二控制节点连接,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其中,栅极驱动信号的电位高于级传信号的电位。解决了IGZO充电准位不够的问题,同时保证了驱动电路整体的稳定性,实现了产品更高稳定性、更低功耗、视觉体验更佳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低温多晶氧化物(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简称LTPO),由于其结合了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简称LTPS)及氧化铟镓锌(IndiumGallium Zinc Oxide,简称IGZO)两种技术的优点,使面板同时具有强驱动能力和低功耗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显示领域炙手可热的技术。
利用LTPO技术可将设备的应用扩展至超低频及高频显示领域,实现优化功耗提升视觉体验的目的。但由于IGZO的迁移率较低,在高频实现时,显示区由于充电时间较短,往往会存在充电准位不够的问题。
因此,现有LTPO技术存在IGZO充电准位不够的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以改进现有LTPO技术存在IGZO充电准位不够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其包括若干个级联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正反向扫描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正向扫描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电路进行正向扫描,或根据反向扫描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电路进行反向扫描;
第一控制节点控制模块,与所述正反向扫描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节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节点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节点的电位;
第二控制节点控制模块,与所述正反向扫描控制模块、以及所述第一控制节点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节点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控制节点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节点的电位;
全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输出全局控制信号;
稳压模块,用于维持所述第二控制节点的电位;
第一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所述第二控制节点连接,用于输出级传信号;
第二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所述第二控制节点连接,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电位高于所述级传信号的电位。
在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电路中,所述正反向扫描控制模块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包括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级传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正向扫描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包括晶体管的栅极输入第二级传信号,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反向扫描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节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0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