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9717.3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曹畅;范艺斌;王亮;邹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4 | 分类号: | B65D88/54;B65D90/00;B65D90/02;B65D90/48;B65D90/54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02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缓冲罐,包括:容量罐本体,容量罐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设在容量罐本体的周侧壁上,第三开口沿容量罐本体的铅垂方向开设于容量罐本体的底部。还包括设置在容量罐本体上、与第三开口的内部通道流量可调节的设置的调节构件,调节构件一端可活动的固定在容量罐本体上,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与第三开口的内部形状尺寸适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氧化铝生产制备系统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用来转接分流的缓冲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铝酸钠溶液具有高温(130度)、强碱(280g/L)、高固含(150g/L)、易析出、及粘稠度高等特性。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铝酸钠溶液都是通过管道进行输送,现有铝酸钠溶液运输管道内径大,流量大且不稳定,在管路内容易出现喷发。高温、高压且流量极其不稳定的溶液给连续性的作业工况带来巨大的挑战。例如,对管路中的铝酸钠中成份的分析时,如图1所示,分析仪器的采样方案为在主管路上焊接取样支管,使铝酸钠溶液进入分析仪器,需要设置调节阀来控制进入分析仪器的流量。
然而,在铝酸钠的连通管路中,通过调节阀的方式依然存在流经调节阀的铝酸钠溶液压力偏大、且流量不稳定的现象。与此同时,现有普通调节阀的阀体由于结构间隙小,故而极易因铝酸钠溶液的析出出现堵塞、卡死,进而造成管路堵塞、失效;由于调节阀内含有垫片、密封圈等易老化、腐蚀零件,故而容易造成泄露;由于调节阀为整体结构的封闭零件并内部结构复杂,故而一旦出现堵塞、卡死、泄露等上述问题时,无法对其单独进行维修,只能关闭整个采用装置并对调节阀进行整体更换,更换成本高且影响铝酸钠溶液的整个产线的正常运作;当调节阀出现卡死时,其内连接螺纹也因堵塞或腐蚀无法转动,故而更换调节阀时须锯断与其相连的管路并焊接新的接头,更换操作繁琐,且工程量大。
在氧化铝的生产过程中,铝酸钠溶液的转运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研发出能够对铝酸钠溶液具有适应性强且技术可靠的转接设备就显得极为必要。然而现有的调节阀极易因铝酸钠溶液的析出出现堵塞、卡死,还容易出现泄露现象,且更换操作繁琐,需要锯断与其相连的管路并焊接新的接头,工程量大,直接影响氧化铝的生产作业。
这也构成了需要进一步改进转接设备的设计,以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管路的缓冲罐,以解决现有普通调节阀存在的易堵塞、卡死、泄露,且维护不便影响分析仪器实时检测;以及流量不稳定、固体颗粒物容易造成分析仪器内部管路堵塞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缓冲罐,包括:容量罐本体,容量罐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设在容量罐本体的周侧壁上,第三开口开设于容量罐本体的底部;还包括设置在容量罐本体上、与第三开口的内部通道流量可调节的设置的调节构件,调节构件一端可活动的固定在容量罐本体上,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的外周面与第三开口的内部形状尺寸适配。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关于容量罐本体的铅锤面相对间隔布置;或者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位于容量罐本体的同一个侧壁面上;或者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设于容量罐本体的两个相邻的侧壁面上。
进一步地,第一开口为进液口,第二开口为出液口,第三开口为排液口;通过调节构件控制第三开口的过流面积,进而调整容量罐本体内部溶液的液面高度,确保第二开口的流量衡定;或者第三开口为进液口,第一开口为排液口,第二开口为出液口。
进一步地,容量罐本体的罐体的上开口端为第五开口,第五开口处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罐体的盖板;流量调节构件连接于盖板上,且流量调节构件的底端用于插入或遮挡第三开口处以调节第三开口的流量大小,并罐体的上开口端还用于作为检修口使用。
进一步地,罐体的底板为呈锥形的锥形板;第三开口位于锥形板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9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