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8311.3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邵秀芳;叶家东;张英姿;陈敏;邵琛心;包晓文;王红宇;胡永正;徐强;李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B02C1/00;B02C2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孔令环 |
地址: | 2453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生产 有机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的破碎装置包括手持握把、控制单元、电机、壳体和破碎板;控制单元包括箱体、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转盘、连杆和套杆;一号锥齿轮转动连接在箱体侧壁上;二号锥齿轮转动连接在箱体侧壁上,且与一号锥齿轮相啮合;转盘通过转轴与二号锥齿轮实现同轴转动;通过手持握把、控制单元、电机、壳体和破碎板的配合实现对压实的食用菌菌渣进行破碎处理从而实现破碎板对食用菌菌渣的破碎处理,使得食用菌菌渣从压实状态转为蓬松状态,从而增大食用菌菌渣在反应过程中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破碎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渣。研究表明,食用菌渣的C/N60/1,食用菌渣的主要成分是难于分解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在自然条件下,堆放于路边地角的食用菌渣一般需要2~3年才能彻底分解,如不加以有效处理,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每年有大量的食用菌菌渣产生。食用菌菌渣是经过一次食用菌分解后的剩余物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和多种菌体蛋白、代谢产物以及未被利用的营养物质,菌渣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施用到土壤中利用率较低,或在自然堆肥条件下,分解速率慢,堆肥效率低。
因此,如果食用菌菌渣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造成了农业有机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给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如果食用菌菌渣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不仅造成了农业有机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给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用菌菌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食用菌菌渣进行预处理,将食用菌菌渣装袋后进行压实处理,并运输至生产有机肥的厂房内,当运输至目的地后,再将食用菌菌渣倒出包装袋,并利用破碎装置将压实的食用菌菌渣进行破碎处理,使得食用菌菌渣处于松散状态;
S2:将鸡粪、猪粪、牛粪、食用菌菌渣和尿素按照1:1:1:5:0.2的质量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制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放置于发酵池内,进行16天-18天的发酵处理后得到发酵菌剂;
S3:将食用菌菌渣、发酵菌剂、尿素和硫酸钙按照100:5:1:1的质量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并堆放至太阳能隔离温室内,堆置20天后,直至菌渣颜色变至黄褐色,即生产出有机肥料,其中注意的是,在堆置过程中,需要每两天进行一次翻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绩溪县中巧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8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