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出茶的电气化炒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97539.0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3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峰;卢峰;李丰伟;王函韵;袁慧宏;徐俊;薛钦;王正东;邢翼;闻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3/62 | 分类号: | G05D13/62;A23F3/06;G01L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电气化 炒茶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出茶的电气化炒茶机,包括机体、滚筒、转动轴、电机、加热装置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若干机械炒手,所述机械炒手与转速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转速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轴通过电机主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机体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机体的外壁上,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炒茶机工作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对转速调节机构进行控制,从而改变机械炒手的转动速率,以适应炒茶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的转速,更好的模拟了人工炒茶的过程,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炒茶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出茶的电气化炒茶机。
背景技术
在炒茶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的翻炒速度是不同的。目前的炒茶机大多是将茶叶放进滚筒后,以固定的速度进行翻炒,不会依据茶叶的情况从而改变翻炒速度,无法得到高品质的茶叶。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6324127U 公开了“一种带耙形炒茶机构的炒茶机”,包括外层壳体和炒茶筒结构,所述外层壳体左侧连接电机和减速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轴承杆,轴承杆上设有耙形炒茶机构,在每个耙齿末端都设有刷头,外层壳体左侧开设进料口,右侧设有实心出料口挡板。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炒茶机以固定的速度进行翻炒,不会依据茶叶的情况从而改变翻炒速度,无法得到高品质的茶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的炒茶机以固定的速度进行翻炒,不会依据茶叶的情况从而改变翻炒速度,无法得到高品质的茶叶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出茶的电气化炒茶机,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对转速调节机构进行控制,从而改变机械炒手的转动速率,以适应炒茶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的转速,更好的模拟了人工炒茶的过程,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机体、滚筒、转动轴、电机、加热装置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若干机械炒手,所述机械炒手与转速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转速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转动轴通过电机主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机体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箱安装在机体的外壁上,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炒茶机工作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对转速调节机构进行控制,从而改变机械炒手的转动速率,以适应炒茶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的转速,更好的模拟了人工炒茶的过程,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速调节机构包括摩擦盘、轴套和调速杆,所述轴套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轴套与摩擦盘间隙配合安装,所述转动轴内部呈中空,所述调速杆沿轴向方向平行放置于转动轴内部,所述调速杆一端与摩擦盘固定连接,所述调速杆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轴套上安装有机械炒手。
驱动机构接收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拉动调速杆,调速杆带动摩擦盘与轴套相接触配合,通过摩擦盘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机械炒手的转速。每个机械炒手对应一个转速调节机构,则可以实现同一转动轴上不同机械炒手的转速不同。在炒茶制备的过程中,由于滚筒受热不均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当局部温度过高时可以加快温度过高区域中相对应的机械炒手的转速,加快茶叶的搅拌流动,防止高温破坏茶叶的品质;当局部温度过低时可以减慢温度过低区域中相对应的机械炒手的转速,减慢茶叶的搅拌流动,防止因低温而导致茶叶无法充分受热,达不到炒茶要求。因此通过转速调节机构实现炒茶过程中的同一转动轴上不同机械炒手的转速不同,保证滚筒中的茶叶能够均与受热,保证茶叶的高品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固定安装在转动轴内部,所述驱动盘上设有与调速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与调速杆连接,所述调速杆的末端设有磁铁,所述通孔的另一端设有电磁铁。
控制系统控制流经电磁铁中的电流从而控制电磁铁的磁力,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磁力来控制调速杆的来回运动,从而控制摩擦盘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即控制机械炒手的转速,实现同一转动轴上不同机械炒手的转速不同。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盘外侧沿圆周方向设有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7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