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温表面液滴定向输运的脊阵列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95089.1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华;王国洪;刘聪;孙宽;冯诗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表面 滴定 输运 阵列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高温表面液滴定向输运的脊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斜脊结构包括一级微米级斜脊阵列结构和二级微纳米级粗糙结构,所述一级微米级斜脊阵列结构加工在金属基底材料上,二级微纳米级粗糙结构附着于一级微米级斜脊阵列结构上表面:
所述的金属基底材料为不锈钢;所述的一级微米级斜脊阵列结构为脊宽为50~400μm,脊间距为100~800μm,脊高度为100~400μm,脊倾角为15°~60°,所述脊倾角为与加工表面垂直法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的二级微纳米级粗糙结构为直径0.1~5μm的球状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表面液滴定向输运的脊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选用不锈钢为基底材料,对不锈钢基底进行研磨抛光预处理,使其表面粗糙度范围为0.1~1μm;
第二步,采用线切割精加工方法在不锈钢基材表面加工一级微米级斜脊阵列结构;所述的线切割精加工方法中线切割丝直径为100μm,切割丝的进给速度为1~20mm/min,尺寸加工精度小于0.015mm;
第三步,将第二步制备得到的产品放置于稀盐酸溶液中,利用湿法刻蚀在一级微米级斜脊阵列结构表面制备二级微纳米球颗粒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表面液滴定向输运的脊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所述的不锈钢基底材料型号为201、202、302、304、316及4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表面液滴定向输运的脊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所述的对不锈钢基底进行研磨抛光预处理是指采用粒度为800目、1000目、1500目的砂纸对不锈钢薄片研磨抛光,去除表面杂质和划痕,再使用抛磨步抛磨表面使其光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表面液滴定向输运的脊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所述的线切割精加工方法中的加工次数为循环走丝1~5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温表面液滴定向输运的脊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所述的湿法刻蚀方法中:所述稀盐酸溶液浓度为1~4mol/L,浸泡时间为1~5min;浸泡后依次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超声清洗,最后用氮气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50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程高分子材料生产的混合釜
- 下一篇:连续进出料搅拌机及搅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