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R装置用防撞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4622.2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朋;管燕林;孙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5/08 | 分类号: | F16F15/08;F16F15/067;F16F15/023;F16F15/00;F16F15/027;G01B21/02;G01L11/00;G01F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50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r 装置 用防撞 设备 及其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装置用防撞设备及其控制系统,包括AR头盔、橡胶罩、海绵块、处理器、第一凸条、报警器、LED灯珠、位移传感器、伸缩弹簧、U型壳体、立柱、半圆槽、固定块、压力传感器、第一充气气囊、电磁阀气嘴、透气隔板、气压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第二凸条、第二充气气囊和气体发生器;AR头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处理器和报警器,AR头盔的外侧分别通过粘接固定有伸缩弹簧和U型壳体,U型壳体的内侧均匀嵌入有第一凸条;本发明是依据瞬时性与时段性相关联的信息监测、分析,来做出针对化的反馈防护措施,并将其与内外双重安全防护方式相结合,以提升其过程监管精度与整体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AR装置用防撞设备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AR是用于实时计算影像的位置与角度,并附上相关联的图像、动画的一类技术;它将真实世界信息与虚拟世界信息相无缝集成,并通过显示屏将虚拟世界套于现实世界相互动。
且现有的AR装置用防撞设备,大多仅是单一的防护手段,难以依据瞬时性与时段性相关联的信息监测、分析,来做出针对化的反馈防护措施,并将其与内外双重安全防护方式相结合,以提升其过程监管精度与整体防护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R装置用防撞设备及其控制系统,本发明是依据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以及第一凸条与第二凸条间的运动摩擦阻力作用,来将AR头盔的外部所受到的外力强度吸收、消耗,还依据空气的流通作用,以及海绵块的缓冲作用,来将AR头盔的内部所受到的外力强度吸收、消耗;而通过瞬时性与时段性相关联的信息监测、分析,来做出针对化的反馈防护措施,并将其与内外双重安全防护方式相结合,以提升其过程监管精度与整体防护效果。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如何依据一种有效的方式,来解决现有的AR装置用防撞设备,大多仅是单一的防护手段,难以依据瞬时性与时段性相关联的信息监测、分析,来做出针对化的反馈防护措施,并将其与内外双重安全防护方式相结合,以提升其过程监管精度与整体防护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AR装置用防撞设备,包括AR头盔、橡胶罩、海绵块、处理器、第一凸条、报警器、LED灯珠、位移传感器、伸缩弹簧、U型壳体、立柱、半圆槽、固定块、压力传感器、第一充气气囊、电磁阀气嘴、透气隔板、气压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第二凸条、第二充气气囊和气体发生器,所述AR头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AR头盔的外侧分别通过粘接固定有伸缩弹簧和U型壳体,所述U型壳体的内侧均匀嵌入有第一凸条,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通过粘接固定有橡胶罩,且橡胶罩位于AR头盔的外部;
所述橡胶罩的外侧均匀嵌入有LED灯珠,所述橡胶罩的内侧分别通过粘接固定有位移传感器和立柱,所述立柱的外侧均匀嵌入有第二凸条,所述立柱的一端伸入至U型壳体的内部,且第一凸条与第二凸条互为配合结构;
所述AR头盔的内侧均匀嵌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中心处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的内部安装有气体发生器,所述固定块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第二充气气囊,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与固定块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内部嵌入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充气气囊相接触,所述第二充气气囊的一侧通过粘接固定有第一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的外侧嵌入有电磁阀气嘴,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与第二充气气囊的接触面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有透气隔板,所述透气隔板的内侧通过粘接固定有气压传感器,所述透气隔板的外侧通过粘接固定有气体流量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与报警器、LED灯珠、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气嘴、气压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和气体发生器均经无线传输方式相连通,所述AR头盔和处理器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4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块链跨链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电瓷瓶旋坯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