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方便的新材料用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82444.1 | 申请日: | 2020-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武成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3/06;H01R13/631;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方便 新材料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新材料用打孔装置,包括固定框和固定输送装置,本发明第二电动推杆通电进行工作,带动移动板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端移动,使移动板通过连接杆带动转动块进行转动,从而使两移动板之间的间距缩短,使夹持机构对新材料进行夹紧,达到了能够快速对新材料进行夹紧固定的优点;通过在固定框内部设置了输送机构,第二电机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使第一皮带轮带动皮带在第二皮带轮上端转动,使皮带带动连接块上端的滑座通过第二滑块在第二导轨上端移动,从而使滑座带动移动框进行移动,使新材料进入打孔区内,达到了能够快速对新材料进行送料打孔,增加使用安全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加工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新材料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它们的强度、韧性、硬度、弹性等机械性能,如新型陶瓷材料,非晶态合金(金属玻璃)等,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其所具有的电、光、声、磁、热等功能和物理效应,近几年,世界上研究、发展的新材料主要有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等。
在对新材料进行加工时,往往需要使用到打孔装置对新材料进行打孔,现在的打孔装置一般结构简单,需要人为的将新材料放置于打孔盘上端,随后进行打孔操作,安全性和自动性差,现有新材料用打孔装置不易快速对新材料进行固定和快速对新材料进行送料,导致使用不方便和操作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新材料用打孔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使用方便的新材料用打孔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架、第一电动推杆、滑板、第一电机、打孔头、固定框和固定输送装置,所述固定架右后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端安装有按钮,所述固定架后端固定有电源导线,所述固定架内侧固定有打孔台,所述固定架通过电焊与侧板底部相固定,所述侧板通过螺钉与第一电动推杆底部锁紧固定,所述固定输送装置安装固定于固定框内部和打孔台顶部,所述固定输送装置包括移动框、启动机构、对中夹紧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移动框与打孔台顶部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框安装固定于移动框内侧,所述对中夹紧机构与移动框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机构与固定框内部下端相固定,并且对中夹紧机构随着输送机构输出端同步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输出端与滑板固定连接,并且滑板与侧板前端滑动配合,所述滑板与第一电机左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打孔头转动配合,所述固定架与固定框顶部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按钮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源导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启动机构包括载物板、承接头、伸缩杆、缓冲弹簧、固定杆和引电块,所述载物板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嵌入于移动框内侧,所述载物板通过螺钉与承接头上端锁紧固定,所述承接头下端安装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伸缩杆通过电焊与固定杆上端相固定,并且固定杆与移动框内部左上端紧密固定,所述载物板右下端固定有引电块。
优选的,所述对中夹紧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二电动推杆、接电块、移动板、第一滑块、第一导轨、连接杆、转动块和夹持机构,所述支撑板与移动框内部下端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与第二电动推杆底部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部安装固定有接电块,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螺钉与移动板左前端锁紧固定,所述移动板与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沿着第一导轨上端滑动,所述第一导轨底部通过螺钉与支撑板锁紧固定,所述连接杆一端与移动板顶部左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杆另一端延伸至转动块顶部前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块通过铰链轴与支撑板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上端固定有夹持机构,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竖杆、横板、第一夹板、压簧和第二夹板,所述竖杆下端与移动板焊接固定,所述竖杆通过电焊与横板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与第一夹板左端紧密固定,所述第一夹板通过压簧与第二夹板左端弹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武成,未经郑武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2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