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8414.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曾勇;龚俊;王慧民;宋祖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周晓艳;张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料 系统 衬砌 台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门架系统、行走机构及布料系统;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的下端;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及送料管,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应用本发明的方案,效果是:台车结构精简;行走机构根据工况需要移动台车的位置,继而移动布料系统的位置,操作便捷;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通过回转动力源、回转座和回转组件的组合,能根据需求调整回转组件的位置,满足不同位置的布料需求;回转单件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满足单个入料口的布料需求或多个入料口同时布料的需求。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布料方法,采用上述衬砌台车进行布料,大大提高布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及布料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衬砌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逐窗分层浇筑,入料口会根据施工需要设置2-6层,每层有1-4个入料口或入料窗。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布料,一个入料口对应设置一条输送管道,台车每侧有6-16条输送管路,在布料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将泵送管道与不同的输送管道切换和连接,操作烦琐。在泵管变换浇筑位置时,泵管内部的混凝土容易凝固堵塞,清洗难度大,成本高,影响施工进度。
综上,设计一种管道数量少、便于布料且能满足不同布料需求的台车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数量少、便于布料且能满足不同布料需求(单侧浇筑或双侧同时浇筑)衬砌台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布料系统的衬砌台车,包括门架系统、行走机构以及布料系统;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的下端,用于带动整个衬砌台车行走;
所述布料系统包括回转座、回转组件、回转动力源以及送料管,所述回转座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上;所述回转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回转单件,所述回转单件包括臂架和设置在臂架上的泵管组,所述泵管组与所述送料管连通,所述臂架设置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回转座与所述回转动力源连接,通过回转动力源控制回转座动作继而带动回转组件进行旋转。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回转座固定式或可移动式设置在所述门架系统上;所述回转单件的回转半径为0.5-9米。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臂架包括第一摆动动力源以及串联设置的臂架A和臂架B,所述臂架A设置在回转座上;所述第一摆动动力源的两端分别连接臂架A和臂架B,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之间的夹角;
所述泵管组包括串联设置的泵管一和泵管二,所述泵管一与所述送料管连通且其设置在所述臂架A上,所述泵管二设置在所述臂架B上。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水平面内的夹角。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和臂架B在竖直面内的夹角;所述臂架A铰接在所述回转座上;所述臂架A通过第二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设置在回转座上,第二摆动动力源用于调节臂架A在竖直面内的摆动角度;所述臂架A和回转座的铰接处与所述泵管一和送料管的铰接处同轴线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臂架B包括1段臂架单件或串联设置的2-4段臂架单件,相邻臂架单件之间通过第一摆动动力源可摆动式连接;所述泵管二包括与臂架单件一一对应设置的1-4段泵管,所述泵管二中位于最末端的泵管为能进行长度调节的伸缩管。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对接装置,所述密封对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板、对接管以及锁紧件,所述对接管与泵管组的末端可拆式连接;所述对接管的端部设有弹性件,用于完成对接管和入料口的密封连接,实现带压浇筑;固定连接板设置在入料口上;锁紧件的两端与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连接,用于调节固定连接板和对接管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新隧道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8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