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头及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6302.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3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相权;苏勇杰;刘华荣;周玉琦;潘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F23D14/02;F23D14/46;F23D14/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头及燃烧器,该炉头包括外引射管、内引射管、环形气道和内环座;内引射管与内环座连通,外引射管与环形气道连通,环形气道环绕内环座设置,且两者同心,环形气道上均匀连通设有多个出气口;外引射管包括本体和延伸部,延伸部一端与本体连通,另一端与环形气道连通,用于提高燃气与空气的一次预混能力。本发明通过设置延伸部将外引射管进行加长,有效的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一次预混能力;同时通过设置环形气道,使整个燃烧器具有较小的腔体,既避免了由于燃烧器较大腔体引起的回火噪音问题,又节省了材料,并在环形气道上均匀设置出气口,使预混后的燃气可以稳定流出,从而解决了现有燃气灶存在的低能效、低负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炉头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大气式燃气灶中,碍于灶具内部空间固定的体积限制,燃烧器的引射管基本都是延伸至炉头后直接与炉头接通。这样就产生如下缺陷,引射管的进气口到连接炉头处的出气口的距离被限制在较小的长度内,燃气和空气在较短的引射通道中得不到充分的混合,从而影响燃烧器的燃烧效率,造成燃气灶低效能、低负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炉头,通过设置环形气道,以及通过设置延伸部将外引射管进行加长,解决了现有燃气灶存在的低能效、低负荷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上述炉头的燃烧器,通过应用上述炉头,使整个燃烧器具有较小的腔体,既避免了回火噪音问题,又节省材料。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炉头,包括外引射管、内引射管、环形气道和内环座;
所述外引射管与所述内引射管并列设置,所述内引射管与所述内环座连通,所述外引射管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所述环形气道环绕所述内环座设置,且两者同心,所述环形气道上均匀连通设置有多个出气口;
所述外引射管包括本体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一端与所述本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环形气道连通,用于提高燃气与空气的一次预混能力。
优选地,所述外引射管的长度为160~178mm。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环形气道上靠近所述外引射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环形气道上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范围为所述环形气道的周向0~135°,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范围为所述环形气道的周向0~45°,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对应的圆心角为45°~180°。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气口内设置有用于减少离焰现象的筛网。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的个数为3~4个。
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上述炉头以及连接件、点火针、分火器和火盖,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内环座上,且与所述环形气道连接,所述点火针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分火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所述火盖包括外火盖和内火盖,所述外火盖匹配设置于所述分火器上,所述内火盖匹配设置于内环座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基体、环绕所述基体设置的出气管以及点火针安装孔,所述基体与所述内环座外径相匹配,所述点火针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出气口相匹配,且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出气管对应,且能够密封连接的出气管座,所述出气管座顶部开口,且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燃气流量的阻流片,所述分火器上位于所述阻流片两侧设置有用于进气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分火器上还设置有用于调整装配间隙避免晃动的支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