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四电工程构件模型几何形状信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64095.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商君;马强;董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10 | 分类号: | G06T17/1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工程 构件 模型 几何 形状 信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检测四电工程构件模型几何形状信息的方法,步骤为:建立四电工程BIM设备构件目录树,将设备分解为构件模型最小单元;对最小单元进行检索,获取几何属性信息;对设备进行解读,根据IFC标准,生成设备构件IFC语言;解读四电IFC标准,获取铁路四电对应设备的标准IFC文件,并对其进行解读;比较依据设备几何属性得来的IFC语言和四电IFC标准中规定的对应设备的IFC语言,判断设备模型是否符合四电IFC标准。本发明统一了四电工程BIM构件模型的几何形状和电气接口的参数范围,保证四电工程BIM设计全生命周期中四电工程BIM构件模型的一致性和四电BIM模型的精确性,使四电BIM模型具备了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四电工程信息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四电工程构件模型几何形状信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铁路通信信号工程的设计大部分还停留在使用AutoCAD进行二维设计的阶段。该二维设计方法不包含任何设备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不能使设计达到数据级和空间级协同,进而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及阻碍了自动化体系的形成。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三维设计技术。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铁路设计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工程信息库。利用该信息库,可以获取建筑及设备的几何信息和状态信息,提高信息集成化程度,加快自动化体系的形成,从而为参与工程的部门提供一个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基于以上信息学,铁路行业BIM设计已是大势所趋,得到了建设管理、设计、施工等各方的高度重视与广泛认可。而BIM工具软件和模型信息的不匹配,导致四电工程中价值极低的BIM模型充斥在建设项目各方面,极大的消耗了各方面的时间、人力、财力。
为了解决此问题,四电设备的BIM模型必须满足四电IFC标准。四电IFC(IndustryFoundation Class)标准由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编制目的是规范铁路四电工程领域的基础数据模型,以保证该数据模型中的元素可以被不同技术平台的不同编码方式使用。保证了四电设备BIM模型满足四电IFC标准,也就保证了四电BIM模型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可用性。
由于缺乏检测、评估、认证铁路四电BIM技术、结果的手段,使铁路四电工程BIM模型的创建和应用无法得到进行合规性检查,使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
因此,创建一种检测四电工程构件模型的几何形状信息是否满足IFC标准的方法可以保证四电BIM模型的几何形状信息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统一性和可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四电工程构件模型几何形状信息的方法,用于检测构件模型的几何形状信息是否满足四电IFC标准,满足四电BIM设计全生命周期中对构件模型几何信息的需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检测四电工程构件模型几何形状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四电工程BIM设备构件目录树,将设备分解为构件模型最小单元;
步骤2:对最小单元进行检索,获取几何属性信息;
步骤3:对设备进行解读,根据IFC标准,生成设备构件IFC语言;
步骤4:解读四电IFC标准,获取铁路四电对应设备的标准IFC文件,并对其进行解读;
步骤5:比较依据设备几何属性得来的IFC语言和四电IFC标准中规定的对应设备的IFC语言,判断设备模型是否符合四电IFC标准。
步骤1具体为:
步骤1.1:设计期间,确定设备的空间位置,提供设备整体的外观模型和属性信息,设备整体作为模型的最小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4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