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1961.0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83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旋基;温振兴;谢杨;林泽坤;姚东廷;黄志伟;吴启明;陈丽丹;赖恩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创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90 | 代理人: | 潘丽君 |
| 地址: | 516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防凝露 控制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加湿模块、驱潮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加湿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加湿至设定值,驱潮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抽湿至设定值,加热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加热升温至设定值,制冷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制冷降温至设定值,温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箱体内外的温度值及湿度值。本发明的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设置有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加湿模块、驱潮模块对箱体内进行加热、制冷、加湿、抽湿等过程的配合,模拟防凝露控制器触发工作及停止工作的不同环境,从而实现对防凝露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进行检查校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运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箱是一种转接施工线路、对分支线路进行标注、为布线和查线提供方便的一种接口装置,而变电站的端子箱一般设置于室外,由于室外环境容易时常存在低温、下雨天等不良环境,而端子箱受到过高的湿度以及过低的温度影响,容易于其内部形成凝露,其中凝露会将端子箱的端子排腐蚀,其在零件绝缘性能下降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短路现象,严重时造成事故发生。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端子箱发生凝露,一般在端子箱内设置防凝露控制器以及对应的加热器及驱潮器,通过防凝露控制器对端子箱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监控,当温湿度不符合规定时,防凝露控制器通过控制加热器及驱潮器工作,使得端子箱内的温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有效防止凝露形成。
变电站端子箱的防凝露控制器由于平常缺少维护及随着设备运行年限增加,其用于监控温度及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发生异常后而不容易被发现。目前,运维人员在对端子箱的防潮功能进行检查时,只能通过手动启动功能,或者手动设置防凝露控制器启动、停止定值至现场环境温、湿度满足启动、停止条件来间接检查,属于被动检查方式,无法科学直观判别防凝露控制器能否正常启动。
因此,我们亟需一种可用于检测防凝露控制器是否正常运行的检测装置,从而实现对防凝露控制器工作状态进行检验,从而保证端子箱的正常工作,降低设施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防凝露控制器无法科学直观判断能否正常启动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加热模块、制冷模块、加湿模块、驱潮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加湿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加湿至设定值,驱潮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抽湿至设定值,加热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加热升温至设定值,制冷模块用于对箱体内进行制冷降温至设定值,温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箱体内外的温度值及湿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于防凝露控制器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设定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检测装置的检测温度控制范围为(A,B)以及检测湿度控制范围为(D,C);
步骤B:将防凝露控制器的温湿度传感器置于箱体内;
步骤C:检测实时温度WO,判断实时温度WO是否位于检测温度控制范围内以及防凝露控制器的温控状态,根据判断结果检测装置加热或制冷使实时温度WO位于检测温度控制范围外;
步骤D:检测实时湿度RH0,判断实时湿度RH0是否位于检测湿度控制范围内以及防凝露控制器的温控状态,根据判断结果检测装置加湿或抽湿使实时湿度RH0位于检测湿度控制范围外;以及
步骤E:根据防凝露控制器在实时温度WO位于检测温度控制范围外或实时湿度RH0位于检测湿度控制范围外后是否处于对应的控制状态,判定防凝露控制器是否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惠州市鸿业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1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