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根系损伤生物修复效果的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60839.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2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毕银丽;马少鹏;吴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7/00;A01G22/40;G01J5/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山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1 | 代理人: | 宋少华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根系 损伤 生物 修复 效果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植物根系损伤生物修复效果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若干粒植物大豆的种子至盆栽塑料盆中,培育植物大豆,并分别设置两种接菌模式:接种菌剂或接种灭活菌剂;接种菌剂的为接菌组;接种灭活菌剂的为对照组;
(2)对上述培育植物在出苗后第40天接菌组和对照组均分别进行不伤根处理和单侧水平1/3根系损伤处理;所述单侧水平1/3根系损伤处理的具体步骤为:以植株茎为轴,以茎为圆心向外任意方向引一条射线,用一个平行于茎且垂直于上述射线的平面切除1/3的根系,切除位置由剖面后卷尺测量植物根系分布状况而定;
(3)利用植物气孔导度监测植物水分状况,同时利用热红外成像仪监测叶片温度,根据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联合判断植物体水分状况,判断出植物根系受损状况,评价微生物对损伤根系的修复效果;
所述接菌组植物气孔导度高于对照组植物的气孔导度或叶片温度低于对照组植物的叶片温度,反映土壤水分适宜,微生物对植物体水分状况影响为正效应;相反,微生物对植物体水分状况影响为负效应;
以根系损伤或根系正常条件下,接菌组植物叶片温度显著低于/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叶片温度或气孔导度显著高于/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气孔导度为微生物修复效果显著的判断依据;
以接菌组根系损伤处理和对照组根系正常处理植物气孔导度或叶片温度监测结果差异显著为判断微生物对损伤根系植物水分状况和根系发育影响效果显著的依据;
以日周期内10:00、12:00和14:00时刻不同处理的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的监测结果作为判断敏感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于植物根系生长缓慢,需要获得接菌组根系损伤后不同生长时期的气孔导度和叶片温度状况的敏感监测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根系损伤后近期,根系正常或根系损伤条件下接菌组与对照组植物叶片温度或气孔导度监测显著性差异结果作为微生物修复效果显著的判断依据;接菌组根系损伤处理和对照组根系正常处理植物气孔导度或叶片温度监测结果差异显著作为判断微生物对根系损伤植物水分状况和根系发育影响效果显著的判断依据;
以根系损伤后短期,根系正常或根系损伤条件下接菌组与对照组植物叶片温度或气孔导度监测显著性差异结果作为微生物修复效果显著的判断依据;接菌组根系损伤处理和对照组根系正常处理植物气孔导度或叶片温度监测结果差异显著作为判断微生物对根系损伤植物水分状况和根系发育影响效果显著的判断依据;
以根系损伤后远期,根系正常或根系损伤条件下接菌组与对照组植物叶片温度或气孔导度监测显著性差异结果作为微生物修复效果显著的判断依据;接菌组根系损伤处理和对照组根系正常处理植物气孔导度或叶片温度监测结果差异显著作为判断微生物对根系损伤植物水分状况和根系发育影响效果显著的判断依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系损伤后近期为根系损伤后第1和2天;
所述根系损伤后短期为根系损伤后第8天;
所述根系损伤后远期为根系损伤后第24和25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热红外成像仪获取的叶片温度和气孔导度采集数据在日周期内为同一片叶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8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