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埋线地下分支接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59384.1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1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增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许天越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分支 接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埋线地下分支接线管,包括引入段和引出段,另外还包括连接部和分支段,所述连接部连通于引入段和引出段之间,此外所述分支段与所述连接部相连通,所述分支段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该装置解决了地埋线地下多分枝接线和绝缘有效处理的技术难题,可大大提高施工进度,有效减少耗资耗力,减少电力设施受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铺装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线地下分支接线管。
背景技术
电力穿线管主要适用于电力工程电缆穿线保护、电讯电信线缆穿线保护、交通通信线缆穿线保护,涉及石油、化工、城市建设等领域。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管材主要有钢管和塑料管。钢管主要采用热镀锌钢管,普通的钢管虽然强度大,但是容易生锈,而且容易受到污染,使用的寿命会比较的短。而塑料管有采用MPP、PE、PVC等材质,虽然拥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强大的光洁度,但是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形,并且比较脆弱,容易破裂。近些年还出现了复合型管,比如内外涂塑钢管。内外涂塑钢管是一种内外都涂塑工艺技术生产的一种钢管,内外都进行涂塑,让钢管的防腐蚀性更加好,且具有一定钢管的强度,使用寿命更加长。
当前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在农田铺设大量电力管线,其一般采用规格为直径110mm~250mm的管材,而在地埋线施工及抢修过程中,因目前的接线管为直线接线管,在遇有分支接线时,在地下连接时绝缘无法有效处理,只能建地下接线井或地面分支接线箱,不但耗资耗力,增加施工难度,还因增加了地面突出物,为农田的机械化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而目前急需一种地埋线地下分支接线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埋线地下分支接线管,该地埋线地下分支接线管可在地埋管线需要分支时,为电力线提供相应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埋线地下分支接线管,包括引入段和引出段,另外还包括连接部和分支段,所述连接部连通于引入段和引出段之间,此外所述分支段与所述连接部相连通,所述分支段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分支段具有出线端,除此之外在所述分支段上还设置有封闭器。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器包括封闭器主体,所述封闭器主体为圆柱形,在所述封闭器主体的圆柱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外螺纹上连接有螺母;在所述封闭器主体的圆柱表面还设置有主滑槽,所述主滑槽与所述分支段的内腔相交,在所述主滑槽之内滑动连接有主滑块,所述主滑块的外侧面为楔面,所述主滑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的封块。
进一步的:在所述主滑块的楔面小端设置有凸块,在所述凸块的侧面设置有滑销,在所述封闭器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滑销相配合的上滑槽,所述上滑槽的朝向与所述主滑块移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宽度不大于所述主滑块宽度的2/3。
进一步的:所述主滑槽的底面宽度的中线与分支段内腔截面的宽度中点相交,所述主滑槽的宽度不小于分支段内腔截面宽度的1.1倍,所述封块与所述主滑槽等宽。
进一步的:所述主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另外所述主滑块的数量与所述主滑槽一一对应,并且各个主滑块的移动方向全部都垂直于封闭器主体圆柱表面的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封块具有两个以上的封齿,此外所述封齿沿封闭器主体圆柱面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属于任意两个封块的两组封齿相互之间形成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封齿在封闭器主体圆柱面的径线方向上,呈显出凸出的圆弧形A。
进一步的:所述封齿在封闭器主体圆柱面的轴线方向上呈圆弧形B,所述圆弧形B的直径大于等于所述分支段内腔截面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9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