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劈接枣嫁接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5536.0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宝;张生智;张未仲;王红宁;吴晓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劈接枣 嫁接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嫁接种植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嫁接时费工费时,操作强度大,效率低,成活率也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良劈接枣嫁接栽培方法。建园、砧木的选择、嫁接、嫁接苗管理、定植、栽后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简化了嫁接方法,一把剪刀,一个接穗,一条薄膜就完成了枣树嫁接。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嫁接成活率能够达到73%,新梢生长量能够达123.9cm,单株生长量能够达到4.13c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嫁接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劈接枣嫁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枣树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枣园建园仍采用大冠稀植,未采用矮化密植,影响了枣树高产、稳产。二是嫁接成活率较低,嫁接技术较为繁琐。三是栽植时间过早。枣树栽植的最佳时间应为萌芽前或刚萌动时,但在实际生产中,果农栽植过早,萌动温度过低,大大降低成活率。四是促花、保花措施应用少。枣树自然坐果率低,如果枣园不采用花期喷水、喷肥、放蜂、开甲等技术,则枣树产量不高。五是整形修剪不及时,幼树不整形,到结果期形成大冠难以整形。如果放任不管,就会造成枣树结果迟、产量低,出现“大小年”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嫁接时费工费时,操作强度大,效率低,成活率也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改良劈接枣嫁接栽培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劈接枣嫁接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建园:选择避风向阳,光照充足,土肥深厚,排灌方便,土壤疏松的地块建园;
(2)砧木的选择:选取种核种仁饱满、无缺陷、色泽好的酸枣苗作为砧木;
(3)嫁接:采用单芽枝接于春季4月底至5月初嫁接。嫁接时的接穗采用一次枝或二次枝,接穗保留芽上0.5cm,芽下3cm;接穗沾腊后长期保存;嫁接后的部位用0.07mm的塑料布缠裹;利用二次枝嫁接时萌芽后进行枣吊摘心;
(4)嫁接苗管理:高接树枣头枝生长至30cm后采取拉枝开角、摘心促壮;
(5)定植:选用根系发育良好、植株粗壮、无病虫害、无伤疤的一年生一级苗木,萌芽前栽植,栽植于40-50cm深、50-60cm宽大小的定植穴,施入熟腐农家土杂肥20-30kg作底肥,和土拌匀后回填,回填时上部留20cm,然后灌水踏实;边填边栽苗,定植深度以嫁接口高出地面为宜,栽后及时灌水覆膜;栽种株行距为2.0-3.0×3.0-4.0m,亩栽56-110株;
(6)栽后管理:萌芽期、枣头枝旺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各浇1次透水,浇水前期每亩追尿素20-30kg,果实膨大期另外追施磷钾肥20-30kg,每年秋季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并灌封冻水;
(7)整形修剪:树高控制在2.5-3.0m,干高80-90cm,第一层错落着生3个骨干枝,层内距50cm;第二层骨干枝错落着生2-3个,层内距40cm,与第一层层间距60cm左右;第三层着生1-2个骨干枝,与第二层层间距40cm,在第三层最上部骨干枝处落头开心,不留中央领导干;
(8)花果管理:摘心、拉枝、花期喷布1次赤霉素;3~4年生的初果期树株产控制在3~5kg,5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不超过20kg。
步骤(7)中具体整形修剪方法为:定植后,距地面以上留80-90cm定干,第2年春利用新生枣头枝上的生长健壮的二次枝培养骨干枝;夏季修剪选二次枝留4-6节摘心促壮,冬季修剪时留1-2节短截,利用二次枝的主芽萌发培养骨干枝,以后每年据树体状况利用一次枝留4-6节短截,直至树形培养完成;
摘心:在生长季的6月下旬,枣头生长至6-8节时摘心;
中央主干的控制:冬季修剪时只短截中央主干,二次枝过密疏除;疏除中央主干基部抽生的枣头枝;
骨干枝更新修剪:利用中央主干和骨干枝上萌发的新生枣头培养骨干枝或结果枝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5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