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实时状态电能质量监控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52034.2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潘爱强;陈甜甜;罗祾;潘玲;张鹏;杜凤青;刘婧;董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0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实时 状态 电能 质量 监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实时状态电能质量监控箱,包括箱体、顶盖、电子监控机构、电网电压监测电路、电网电流监测电路和电源模块,箱体中央设有竖直贯穿箱体的矩形管,箱体的内侧壁和矩形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电子监控机构安装在密闭空间内,并且均紧贴矩形管的外侧壁设置,顶盖可拆卸式安装在箱体的顶面上方,顶盖和矩形管的最上端保持一定距离,电源模块安装在箱体的底部并且连接外置电源,电网电压监测电路和电网电流监测电路均通过线缆穿过箱体底部连接电子监控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内部电子监控机构工作产生的热量能通过矩形管快速排出;同时确保了密封性不受影响,达到了双重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网实时状态电能质量监控箱。
背景技术
电能是一种具有经济性、清洁性、实用性且易于转换、运输和控制的二次能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质量需要发、供、用三方共同维护。电能质量直接影响着电气设备运行特性,甚至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电能质量对于社会生产的运行与人民生活意义重大。近年来,现代电网结构和电力负荷性质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基于电力电子设备、计算机、微处理器的敏感负荷大量投入使用,电能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同时,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己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目前,电网实时状态电能质量监控系统通常采用服务器和多个监测终端的形式,将监测终端分布在电网的各个节点中,远程连接服务器进行监控。监测终端最常使用的是监控箱形式。但是现有的监控箱存在以下问题:监控箱通常采用普通的铁盒子,将各个电子监控器件安装在盒子内。电子监控器件在实时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铁盒子的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影响电子监控器件的正常工作。若为了增加散热效果,设置散热口,则会导致盒子的密封性能差,在经历日晒雨淋后容易产生漏水或者积聚大量灰尘,同样影响内部器件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网实时状态电能质量监控箱。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网实时状态电能质量监控箱,包括箱体、顶盖、电子监控机构、电网电压监测电路、电网电流监测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的箱体中央设有竖直贯穿箱体的矩形管,箱体的内侧壁和矩形管的外侧壁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的电子监控机构安装在密闭空间内,并且均紧贴矩形管的外侧壁设置,所述的顶盖可拆卸式安装在箱体的顶面上方,所述的顶盖为锥形屋顶面结构,顶盖和矩形管的最上端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的电源模块安装在箱体的底部并且连接外置电源,用于向箱体内部的电子监控机构供电,所述的电网电压监测电路和电网电流监测电路均通过线缆穿过箱体底部连接电子监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监控机构包括无线通讯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和采集控制器,所述的采集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电路连接监控系统服务器端,所述的电网电压监测电路和电网电流监测电路均连接信号调理电路,该信号调理电路通过模数转换电路连接采集控制器,所述的电源模块连接采集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管为铜制管道或者铜铝合金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采用塑料箱体。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管上设有两个风扇,分别位于矩形管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的风扇由下往上推动气流。
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管分布有倾斜向下设置的翅片。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盖下端设有支架柱,所述的箱体上端设有支架管,所述的支架柱嵌入支架管中,并且形成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顶面和顶盖内侧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子监控机构包括除湿器。
进一步地,还设有警报灯,该警报灯设置于箱体的外侧壁,所述的电子监控机构连接警报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520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