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坐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6145.2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彤;陈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昇月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5/00 | 分类号: | A47C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广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具,包括:第一坐具壳体,用于提供第一支撑点,所述第一坐具壳体中设有中空通道;第二坐具壳体,所述第二坐具壳体与所述第一坐具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坐具壳体用于提供第二支撑点;振动件,所述振动件设置于所述中空通道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具,通过将振动件设置于第一坐具壳体的中空通道中,振动件的上表面与第一坐具壳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以为使用者的臀部、腿部分别提供支撑点从而避免使用者盘腿时间过长而导致腿部血液不循环所形成的腿部发麻等状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垫具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坐具。
背景技术
目前,盘坐作为一种坐姿,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的生活习惯性坐姿。研究表明通过适当时长的盘坐,可获得心理减压,从而改善神经紧张的情况。
在市面上,坐具一般由平面的柔性材料制作。使用者长时间在平面坐具上打坐,会导致腿脚中的血液不流通,具体表现为腿脚酸麻。故在长时间打坐的情况下,平面坐具造成使用者无法有效改善神经紧张的同时,还可能会造成使用者腿脚酸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坐具,当使用者使用上述坐具进行盘坐时,第一坐具壳体为使用者的臀部提供臀部支撑点,第二坐具壳体为使用者的腿部提供盘腿支撑点。振动件通过微振动,令使用者身体处于振动状态,从而避免由于盘腿时间过长,腿部血液不循环所引起的腿部发麻等状况。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坐具,包括:第一坐具壳体,用于提供第一支撑点,所述第一坐具壳体中设有中空通道;
第二坐具壳体,所述第二坐具壳体与所述第一坐具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二坐具壳体用于提供第二支撑点;
振动件,所述振动件设置于所述中空通道中;
第一坐具壳体与所述第二坐具壳体的上表面存在高度差。
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振动件设置于第一坐具壳体的中空通道内,使振动件的上表面与第一坐具壳体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当使用者使用坐具进行打坐时,第一坐具壳体为使用者的臀部提供支撑点,第二坐具壳体为使用者的腿部提供盘腿支撑点。振动件通过微振动,以令使用者身体处于振动状态,从而避免使用者盘腿时间过长而导致腿部血液不循环所造成的腿部发麻等状况。通过对第一坐具壳体与第二坐具壳体设置高度差,以令使用者的腿部及躯干存在高度差,从而避免腿部的血液倒流。通过对坐具壳体设置高度差,有利于使用者打坐时腿部血液的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坐具,所述第一坐具壳体与所述第二坐具壳体通过侧壁连接以固定两者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坐具,所述振动件包括:
振动基板;
弹簧体,设置于所述振动基板表面;
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弹簧体远离所述振动基板一侧;
缓冲垫体,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弹簧体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坐具,还包括:播音件,设于所述振动基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坐具,所述播音件包括:第一播音件、第二播音件;
所述第一播音件、所述第二播音件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弹簧体一侧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坐具,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坐具壳体底侧;
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振动基板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的坐具,还包括:若干落地支撑件,所述落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振动件一侧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昇月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昇月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6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