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电池循环过程中同步监控DCR变化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45552.1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严崇;张曼华;钟思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绿色兄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9;G01R31/38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刘志敏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电池 循环 过程 同步 监控 dcr 变化 测试 方法 | ||
1.一种二次电池循环过程中同步监控DCR变化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测电池在测试仪上正确安装,接通测试仪电源;
S2:完成S1步骤后,在测试仪上设定循环工步:以一定倍率I1恒流放电至特定电压U0;U0一般为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给测试仪上各弹簧触点通电,测试仪上对称的两个下弹簧触点(51)接通电流I1,转轴(121)顺时针转动方向的下一对对称的两个下弹簧触点(51)接通电流I2,转轴(121)顺时针转动方向的下一对对称的两个下弹簧触点(51)接通电流I3,转轴(121)顺时针转动方向的下一对对称的两个下弹簧触点(51)接通电流I4,测试仪中上弹簧触点(61)与对应下弹簧触点(51)接通相同的测试电流;
S3:在电池放电至特定电压U0后,测试仪中的PLC控制器,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电池接触到接通电流I2的对称的下弹簧触点(51),之后以一定倍率I2恒流充电一定时间t1后;记录充电前、后电压为U1和U2,充电容量为C2;
S4:在充电t1时间之后,测试仪中的PLC控制器,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电池接触到接通电流I3的对称的下弹簧触点(51),之后以一定倍率I3恒流恒压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截止电流为I截止;记录充电容量为C3;
S5:在充电至充电截止电压后,测试仪中的PLC控制器,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电池接触到接通电流I4的对称的下弹簧触点(51),之后以一定倍率I4恒流放电一定时间t2;记录放电前后电压U3和U4,放电容量为C4;
S6:在放电t2时间之后,测试仪中的PLC控制器,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电池接触到接通电流I1的对称的下弹簧触点(51),之后以一定倍率I1恒流放电至特定电压U0,记录放电容量为C5;
S7:跳转第S2步,多次循环至循环截止条件;
所述I1和I3为电池循环所使用的电流,容量型电池一般为1/3C或1C,功率型电池一般为1C/3C;所述I1和I3的取值根据测试要求来定义,根据国标:I2=0.75*I4,I1、I3与I2、I4之间无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工况定义;所述循环截止条件:容量<80%初始容量;所述循环容量包括每周充电容量和每周放电容量;所述每周充电容量等于C2与C3之和;所述每周放电容量等于C4与C5之和;其中依据如下公式可计算得出循环容量保持率:第n周的容量保持率=第n的容量/第1周的容量*100%;所述DCR包括0%SOC时:DCR充电=∣U1-U2∣/I2与100%SOC时:DCR放电=∣U3-U4∣/I4;
所述测试仪底板(1)、固定架(11)和顶板(2);所述固定架(11)共有三组,且均匀分布;所述固定架(11)下端均固连在底板(1)侧面;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心位置固连有电机(12);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连有下支撑柱(13);所述下支撑柱(13)共有多个,均匀分布在电机(12)外围;所述下支撑柱(13)上端固连有下固定板(3);所述下固定板(3)上方安装有下安装板(5);所述下安装板(5)呈环形;所述电机(12)上安装有转轴(121),转轴(121)被电机(12)带动;所述转轴(121)位于下安装板(5)中间;所述下安装板(5)下表面均匀安装有多个下导向柱(31);所述下导向柱(31)穿过下固定板(3);所述下安装板(5)上表面固连有下弹簧触点(51);所述下弹簧触点(51)共有八个,均匀安装在下安装板(5)上;所述下弹簧触点(51)分成两组,每组四个;所述固定架(11)上端固连在顶板(2)侧面;所述底板(1)位于顶板(2)正下方;所述顶板(2)下表面安装有上支撑柱(21);所述上支撑柱(21)共有多个,绕转轴(121)均匀分布;所述上支撑柱(21)下端固连有上固定板(4);所述上固定板(4)下方安装有上安装板(6);所述上安装板(6)呈环形;所述转轴(121)位于上安装板(6)中间;所述上安装板(6)上表面均匀安装有多个上导向柱;所述上导向柱穿过上固定板(4);所述上安装板(6)下表面上固连有上弹簧触点(61);所述上弹簧触点(61)共有八个,均匀安装在下安装板(5)上;所述上弹簧触点(61)分成两组,每组四个;所述上弹簧触点(61)与下弹簧触在竖直方向上一一对应;所述转轴(121)上固连有横向安装杆(7);所述横向安装杆(7)位于上弹簧触点(61)与下弹簧触点(51)中间位置;所述横向安装杆(7)两端均固连有套环(71);所述套环(71)呈圆环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绿色兄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绿色兄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5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