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激光电视散热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5009.1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5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胜;周殿力;吴梦鸽;黄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4N5/6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赖林东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电视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散热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激光电视散热的散热结构,至下而上包括基底、散热薄膜,散热薄膜总厚度小于或等于12μm,散热薄膜的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吸热剂45~60%,中间连接剂10~20%,散热剂15~40%,保护剂5%;其中,吸热剂为银纳米球;中间连接剂为硅烯;所述散热剂为银纳米线;保护剂由体积分数为15%的聚醚改性聚硅氧烷、80%的水溶性梓柯节苞提取液和5%的甘油构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封装电子设备,尤其是激光电视的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低,易由于散热不足导致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性能下降或者造成激光电视中光学部件老化,导致其整个显示系统出现故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用于激光电视散热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第四代显示设备代表者之一的激光电视,以其独具的健康护眼(屏幕无电磁辐射、护眼、健康,舒适性相比纸质文档提高20%),沉浸感强(光源纯净、色彩鲜明,还原性强),低功耗,家具适应性强等优势而被广泛看好。但是随着对其研发的深入程度的增加,一个影响激光电视工作性能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那就是激光电视的散热问题,工作在高温下的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非常容易受损,同时容易引起激光电视中光学部件的老化,进而影响整个激光电视工作的稳定性,这严重阻碍了激光电视行业市场化的进程。因此,散热问题是设计激光电视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由于目前常用的散热金属材料具有重量大,易氧化(如铜),导热系数并不高(如铝:240W/mK)等劣势而很难满足激光电视对散热性能的要求。同时由于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在结构和导热性方面的巨大优势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散热行业,目前已经使用的天然石墨材料和人工合成的石墨材料制成的散热膜对电子产品的散热也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石墨烯散热膜主要是通过把石墨处理后直接压延的方法和高分子炭化、石墨化等方法制成的,由于受到了材料本身平面结构对导热性能的限制和石墨烯薄膜制备工艺的限制,石墨烯散热膜的尺寸较小,不能满足设备对柔性的需求和对大面积应用的需求,同时,石墨烯薄膜在制备的过程中导致的不均匀和边缘容易破裂的问题,会提高电子产品的成本而且降低成品率和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激光电视散热的散热结构,解决了现有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封装电子设备,尤其是激光电视的散热结构散热效率低,易由于散热不足导致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性能下降或者造成激光电视中光学部件老化,导致其整个显示系统出现故障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用于激光电视散热的散热结构,至下而上包括基底、散热薄膜,散热薄膜总厚度小于或等于12μm,散热薄膜的原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吸热剂45~60%,
中间连接剂10~20%,
散热剂15~40%,
保护剂5%;
其中,吸热剂为银纳米球;中间连接剂为具有稳定二维网状结构,有较大接触面积特性和固定作用的硅烯;所述散热剂为银纳米线;保护剂由体积分数为15%的聚醚改性聚硅氧烷、80%的水溶性梓柯节苞提取液和5%的甘油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硅烯为单层硅烯或多层硅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基底为刚性基底或柔性基底。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刚性基底为玻璃或蓝宝石,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柔性基底为金属箔、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酰亚胺、氯醋树脂或聚丙烯酸聚合物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