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吸能抗坠毁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5005.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2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王小明;薛美萍;白林峰;王荣祥;李昌;林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1/06 | 分类号: | B64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吸能抗 坠毁 座椅 | ||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座椅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板式吸能抗坠毁座椅,包括椅盆和椅腿,椅腿设有C型结构槽和抗坠毁组件;抗坠毁组件位于C型结构槽内;抗坠毁组件包括吸能板、滑动板和高度调节锁定板,吸能板位于滑动板和高度调节锁定板之间;高度调节锁定板开设有高度调节锁定孔,高度调节锁定板通过高度调节锁定孔与椅腿连接,吸能板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吸能板的固定端与高度调节锁定板的下端连接;吸能板的活动端与滑动板连接;所述滑动板的两侧与所述高度调节锁定板相互卡合,滑动板通过螺栓与椅盆连接。本发明吸能平稳可控,减小了常规翻转管或扩张管式吸能器对空间的占用,同时提升了加工工艺性,提高了制作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于直升机座椅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吸能抗坠毁座椅。
背景技术
为提高乘员的生存率,直升机一般配置抗坠毁吸能座椅,在骨架和椅盆之间设置缓冲吸能器,吸能器应具有好的塑性变形性质,使得绝大部分撞击动能通过结构的大塑性变形和破坏过程被耗散掉,从而大大降低冲击力的幅值,减缓冲击效应。
比如,国家专利公开文献CN110171573A,名称为“万向吸能器驾驶员抗坠毁座椅及抗坠毁方法”,该发明包括:骨架(1)、椅盆(2)、万向吸能器(3)、第一垫块(4)、第二垫块(5)和连接杆(6);所述万向吸能器(3)包括第一圆形钢板(3-1)、第二圆形钢板(3-2)和多个U型钣金件(3-3);所述万向吸能器(3)设置于所述椅盆(2)和所述骨架(1)之间。目前国内的抗坠毁座椅主要采用翻转管或扩张管式吸能器,在使用中都存在以下问题:
翻转管或扩张管式吸能器尺寸较大只能布置在座椅骨架之外,占用空间,对座椅结构布置存在影响;
管壁厚度对吸能器的启动力值影响较大,需对其公差严格控制,但一味提高公差等级将导致废品率和成本攀升;
制作工艺复杂,无论是翻转管还是扩张管,都需要使用焊接工艺和预加工,且需要进行金属探伤,制作周期较长,且焊接工艺对供应商要求较高,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式吸能抗坠毁座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式吸能抗坠毁座椅,包括椅盆和椅腿,椅腿设有C型结构槽和抗坠毁组件;抗坠毁组件位于C型结构槽内,并能够在C型结构槽内进行滑动;抗坠毁组件包括吸能板(8)、滑动板(6)和高度调节锁定板(4),吸能板(8)位于滑动板(6)和高度调节锁定板(4)之间;高度调节锁定板(4)开设有高度调节锁定孔(5),高度调节锁定板(4)通过高度调节锁定孔(5)与椅腿(3)连接,抗坠毁组件在椅腿上的位置通过高度调节锁定孔(5)进行限定;吸能板(8)包括固定端(1)和活动端(2),吸能板(8)的固定端(1)与高度调节锁定板(4)的下端连接;吸能板的活动端(2)与滑动板(6)连接;滑动板(6)的两侧与高度调节锁定板(4)相互卡合,滑动板(6)通过螺栓与椅盆连接。
进一步的,吸能板的固定端(1)与高度调节锁定板(4)的下端螺栓连接;吸能板的活动端(2)与滑动板(6)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吸能板为金属薄板。
进一步的,吸能板的上部呈弯曲状。
本发明的吸能原理为利用金属塑性变形原理来吸收能量。当活动端(2)受迫沿既定的方向运动,即滑动板(6)带动吸能板的活动端(2)沿着高度调节锁定板(4)向下发生翻转,翻转塑性变形区(9)处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吸收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5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