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40129.2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9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琪;刘博智;陈国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2F1/1333;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驱动 方法 |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彩膜基板一侧的多个像素电极和多个光学指纹识别电路;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包括感光部,所述感光部包括光电二极管以及至少一个感光薄膜晶体管;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黑矩阵层;所述黑矩阵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和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像素电极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开口贯穿所述黑矩阵层露出对应所述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感光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黑矩阵层露出对应所述感光部;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多个开关晶体管,每个所述开关晶体管电连接一个所述像素电极;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为第一有源层,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为第二有源层,所述第一有源层的导电性小于所述第二有源层的导电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所述指纹识别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以及第一电容;
所述第一感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压端,第二端电连接第一节点,控制端电连接复位控制端;
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正极电连接第二电压端;
所述第一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端,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所述第二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数据输出端,控制端电连接读取控制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电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感光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所述指纹识别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薄膜晶体管、第四开关薄膜晶体管、第五开关薄膜晶体管以及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感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节点,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负极,控制端电连接感光控制端;
所述第三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压端,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控制端电连接复位控制端;
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电压端;
所述第四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端,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
所述第五开关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数据输出端,控制端电连接读取控制端;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节点,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电压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电路还包括第一输出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输出薄膜晶体管,所述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输出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电路的指纹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指纹识别电路的噪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指纹信号输出控制端,所述第二输出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噪音输出控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薄膜晶体管为双栅薄膜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开口呈矩阵排列,沿所述矩阵的行方向,每三个所述第一开口构成一个像素开口组;
所述像素开口组与所述第二开口一一对应,沿所述矩阵的列方向,各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对应所述像素开口组的同一侧。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401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