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卫星通信对抗系统的载波干扰系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9980.3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1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樊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润泽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K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杨重江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卫星通信 对抗 系统 载波 干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卫星通信对抗系统的载波干扰系统、方法及装置。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处理装置、处理器和上位机;所述信号处理器装置信号连接于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信号连接于信号处理装置和上位机;所述系统还包括:载波干扰装置;所述载波干扰装置与处理器信号连接,进行载波干扰处理;所述上位机提供给操作人员下发干扰指令、干扰时刻点、干扰时刻点对应的发射功率和长度至处理器;其通过载波干扰对目标通信进行干扰,具有隐蔽性好和干扰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卫星通信对抗系统的载波干扰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在通信领域中,信号是表示消息的物理量,如电信号可以通过幅度、频率、相位的变化来表示不同的消息。干扰是指对有用信号的接收造成损伤。干扰一般由以下两种,串扰:电子学上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现象。无线电干扰:通过发送无线电信号来降低信噪比的方式,达到破坏通信、阻止广播电台信号的行为。
卫星通信系统包括通信和保障通信的全部设备。一般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等四部分组成。
1.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负责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准确进入静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待卫星正常运行后,要定期对卫星进行轨道位置修正和姿态保持。
2.监控管理分系统:监控管理分系统负责对定点的卫星在业务开通前、后进行通信性能的检测和控制,例如卫星转发器功率、卫星天线增益以及各地球站发射的功率、射频频率和带宽等基本通信参数进行监控,以保证正常通信。
3.空间分系统(通信卫星):通信卫星主要包括通信系统、遥测指令装置、控制系统和电源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等几个部分。通信系统是通信卫星上的主体,它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能同时接收和转发多个地球站的信号,从而起到中继站的作用。
4.通信地球站:通信地球站是微波无线电收、发信站,用户通过它接入卫星线路,进行通信。
载波通信(Carrier communication)是基于频分复用技术的电话多路通信体制,属于经典模拟通信的制式。在工程上,一路电话的电信号频谱被限制在300~3400赫的范围;考虑到保护性的频率间隔,一路电话所占的频带宽度为4千赫。因此,根据实用信道的不同频带宽度,就可以在一个信道的频带宽度内复用不同路数的电话信号。例如,架空明线信道典型地可以复用12路电话信号,对称电缆信道典型地可以复用60路电话信号,中同轴电缆信道则可以复用数千路电话信号,等等。从总体上说,通信技术正在大踏步地走向数字化,数字光纤通信、数字卫星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模拟的载波通信系统日益收缩。但在一定时期内,载波通信在支线和农村地区仍然会继续发挥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卫星通信对抗系统的载波干扰系统、方法及装置,其通过载波干扰对目标通信进行干扰,具有隐蔽性好和干扰效率高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润泽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润泽经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9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