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响铃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7121.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0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42 | 分类号: | H04M1/72442;H04M1/7245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左婷兰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响铃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响铃方法及终端设备,适用于终端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播放的音频数据、第一响度值、最大响度值、开始时刻和最大输出时长;获取响度值与响度差别阈限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映射关系、第一响度值Xmin、最大响度值Xmax、最大输出时长和开始时刻,确定n个音频输出时刻,以及与音频输出时刻一一对应的响度值,其中,Xmin≤Xm≤Xmax,Xm‑Xm‑1≥DLm‑1,n和m均为整数,且1m≤n,Xm为n个音频输出时刻中第m个音频输出时刻对应的响度值,DLm‑1为音频数据在Xm‑1处对应的响度差别阈限;在各个音频输出时刻,以音频输出时刻自身对应的响度值播放音频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有效提醒用户的同时减小响铃对用户的压力,降低对用户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响铃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的闹钟、来电和待办事项等功能,都可以通过输出指定音频的方式来提醒用户。这些输出指定音频提醒用户的方式可以统称为响铃。
传统的响铃方式,是以一个固定的音量(响度)播放音频内容。其中,为了使响铃可以被用户听见,该固定的音量往往设置的比较大。但实际生活中突然播放较大音量的音频,容易让人产生紧张心慌、情绪低落等心理反应。严重的甚至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同时根据统计显示,若经常在睡眠状态被大音量的铃声惊醒,会增加用户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进而造成用户的安全性问题。而若将音量设置的较小,虽然可以减小用户安全风险,但又无法起到有效提醒用户的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以有效提醒用户,又可以减小用户安全风险的响铃方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响铃方法及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现有响铃方法无法在减小用户安全风险同时有效提醒用户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响铃方法,包括:
获取待播放的音频数据、第一响度值、最大响度值、开始时刻和最大输出时长;
获取响度值与响度差别阈限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响度值Xmin、所述最大响度值Xmax、所述最大输出时长和所述开始时刻,确定n个音频输出时刻,以及与所述音频输出时刻一一对应的响度值,其中,Xmin≤Xm≤Xmax,Xm-Xm-1≥DLm-1,n和m均为整数,且1m≤n,Xm为所述n个音频输出时刻中第m个音频输出时刻对应的响度值,DLm-1为所述音频数据在Xm-1处对应的响度差别阈限;
在各个所述音频输出时刻,以所述音频输出时刻自身对应的响度值播放所述音频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相邻两次的音频输出响度值差值大于或等于对应的响度差别阈限,因此每一次音频输出都可以引起用户的听觉差别感觉,即被用户有效感知。进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有效提醒。同时,由于从初始响度值到最终响度值输出,是一个阶梯式递进增长的过程,且每次增长的差值都是基于响度差别阈限确定的。因此使得增长速率不会太过缓慢或者快速。进而避免了突然增大对用户造成的压力,减小了响铃对用户的安全风险。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响度值与响度差别阈限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响度值Xmin、所述最大响度值Xmax、所述最大输出时长和所述开始时刻,确定n个音频输出时刻,以及与所述音频输出时刻一一对应的响度值,包括:
根据所述开始时刻和所述最大输出时长,确定所述n个音频输出时刻;获取响度值与响度差别阈限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响度值设置为所述n个音频输出时刻中第一个音频输出时刻对应的响度值,并根据所述映射关系、所述第一响度值、所述最大响度值,确定各个所述音频输出时刻对应的响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7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