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材料成型检测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5592.8 | 申请日: | 202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黄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科创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材料 成型 检测 器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成型检测器具,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对支撑台的表面清洁不够彻底而导致横向支撑表面还残留有建筑材料碎渣,需要操作人员二次清洁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支撑台和压力机,所述机架位于压力机处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支撑台位于收集槽顶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放料板,所述收集槽内部位于放料板处滑移连接有用于支撑放料板与支撑台齐平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收集槽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支撑块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台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清洁支撑台表面的清洁板,所述清洁板滑移连接在支撑台的表面上并与支撑台表面相贴合。达到了自动对支撑台表面进行有效清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成型检测器具。
背景技术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材料强度是衡量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强度试验是指测定材料或结构承受力而不发生破坏的能力所进行的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材料的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建筑工程中许多主要用于受压的砌体(如砖、混凝土砌块等)成型后均需要进行压力试验,试验时的加压设备主要为压力机,将待检测的置于检测平台上,通过压力机对材料进行加压,直至材料破碎,从而检测材料的抗压强度。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4709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成型检测器具,包括检测平台,检测平台包括两个竖向支撑柱和两个横向支撑台,两个横向支撑台分别横向滑动连接在两个竖向支撑柱上;横向支撑台均包括上层支撑体的和下层支撑体,上层支撑体内端与下层支撑体内端转动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检测器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倾斜角度较小,因而对支撑台的表面清洁不够彻底而导致横向支撑表面还残留有建筑材料碎渣,需要操作人员二次清洁,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成型检测器具,其具有自动对支撑台表面进行有效清洁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材料成型检测器具,包括机架、支撑台和压力机,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压力机设置在支撑台上,所述机架位于压力机处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支撑台位于收集槽顶部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放料板,所述收集槽内部位于放料板处滑移连接有用于支撑放料板与支撑台齐平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远离收集槽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支撑块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台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清洁支撑台表面的清洁板,所述清洁板滑移连接在支撑台的表面上并与支撑台表面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顶部转动的放料板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转动,支撑块滑移连接在放料板的底部能够对放料板的转动通过驱动件控制支撑块的滑移来进行控制,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的清洁板对支撑台表面的建筑材料碎块进行刮动,从而将分布在收集槽两侧的建筑材料废屑刮至放料板处,自放料板落入收集槽进行收集,从而实现了对建筑材料碎块和碎屑的自动清理,提高了成型检测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两侧侧壁分别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清洁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朝向滑移槽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滑移块;所述支撑台侧壁其中一侧的滑移槽中设置有与滑移块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远离收集槽的一端设置有驱动丝杆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于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的设置不仅提供了清洁板滑移的方向,更限定了单侧的清洁板移动的行程长度和位置,从而使得通过伺服电机转动带动丝杆转动并通过丝杆驱动清理板在支撑台表面沿支撑台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将支撑台表面的建筑材料碎屑和碎块刮除至放料板和收集槽处收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板远离收集槽的一侧开设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内设置有清洁刷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科创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科创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