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2241.1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朱若君;张桂红;帅颂宪;赵怡然;陶冠园;任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60/00 | 分类号: | G16C60/00;G16C10/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混凝土 配合 确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方法,包括一配初始配合比:30L标准实验室进行基准需水量、外加剂、含气量测试;二配基础配合比:根据初始配合比,采用150L模拟仿真搅拌系统进行收缩、电通量、工作性能测试,调整初始配合比确定基本配合比;三配生产配合比:根据基础配合比,采用1800L中试搅拌机,中型构件尺寸,振动棒振捣成型,通过搅拌车运输泵车泵送同时成型大中小模具,带模自然条件养护7天,用上述方法制作不同强度等级试件,通过混凝土质量检验墙和试件检验匀质性等,获得基础数据,结合基础数据调整基础配合比确认生产配合比。以解决现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适应实际生产的问题,拉近试验与实际生产、施工间的距离,使试验数据更具代表性,设计配合比能准确应用于生产。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方法,属于混凝土试验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混凝土研究中,配合比确认方法大多采用标准试验设备按照标准进行适配,但由于标准设备及方法中由于搅拌方式、成型方式、试件体积等与混凝土实际生产及施工有极大区别,使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及长期性能等有明显差异,导致实验室确认后的配合比不适应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配合比调整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方法,以解决现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适应实际生产的问题,拉近试验与实际生产、施工间的距离,使试验数据更具代表性,设计配合比能准确应用于生产。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确认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通过30L标准实验搅拌机,将粉体材料、骨料及水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测试坍落度大于0mm且小于1mm时的用水量为基准用水量,测试各项材料兼容性及吸水性,获得初始配合比。
步骤二:按照初始配合比通过模拟仿真搅拌机由搅拌机上端送入原材料,启动搅拌机进行混凝土搅拌,搅拌完成后将浆料放至测试台车进行工作性能测试,采用振动棒成型中型试件,通过钻芯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根据已有数据对初始配合比进行调整,获得基础配合比;
步骤三:按照基础配合比通过1800L中试搅拌机进行混凝土配制,配制完成放料至14立方米的搅拌车内搅拌两小时,再通过37米泵车进行泵送,测试泵送性能及工作性能,出料成型标准试件、中型试件及质量检验墙,进行物理力学性能、长期性能、体积稳定性测试,获得数据库,根据基础配合比结合数据库指标进行调整,确认生产配合比。
步骤二中,采用双卧轴搅拌机有效容积225L,出料容积150L,搅拌机的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搅拌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可打开式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混凝土出料采用移动式检测台车进行测试,包括车体和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轨,两条车轨的一端伸至搅拌机的正下方,车体通过底部设置的行走轮设置于两条车轨上,车体的上端面为水平操作台,水平操作台的端部设置有伸至搅拌机正下方的接料槽;
前述计量系统中,所述试件包括两种:1、尺寸为长1000mm、宽250mm、高400mm的中型试件,采用可拆分的组合式槽体结构模具,振动棒成型;2、与工地实际相同的构件钢筋结构模具模型,成型尺寸为长2000mm、宽1500mm、高60mm的质量检验墙,振动棒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如下:
1.本发明称料方式,搅拌方式,浇筑方式和振捣方式等尽可能与实际施工相匹配,避免了实验研究脱离实际生产,保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对产生中所发现问题的研究也能更贴合实际,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2.本发明可成型标准试件、中型试件、质量检验墙等不同构件,可通过抗压强度测试、回弹测强等不同方式测试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强度曲线校正,建立符合当地原材料及生产方式的回弹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贵州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贵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除膜装置自动调整方法
- 下一篇:制造用于分析液体的比色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