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动力工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2081.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1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盖多·瓦伦蒂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多·瓦伦蒂尼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23/04;B24B47/12;B24B47/16;B25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鹰律师事务所 50274 | 代理人: | 唐超尘;刘贻行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动力 工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动力工具(10),其包括壳体(12),位于壳体(12)内的电动马达(34),从壳体(12)突出的工作元件(22),电动马达(34)连接到工作元件(22),以便对工作元件(22)施加旋转工作运动(130)和/或偏心工作运动(130、132),两个或更多个电池组(36、44)适于为电动马达(34)提供电能用于其操作。建议电池组之一是外部电池组(36),外部电池组(36)与电动动力工具(10)的其余部分分开设置并且可释放地附接到并电连接到电动动力工具(10)的其余部分;至少一个另外的电池组是内部电池组(44),其固定地位于壳体(38)内部并电连接到电动动力工具(10)的其余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电动动力工具的电动动力工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持的和/或手导的电池操作的动力工具,例如抛光工具或打磨工具,其包括:
-壳体;
-电动马达,其位于壳体内部;
-工作元件,其从壳体突出;
-其中电动马达连接到工作元件,以便对工作元件施加旋转工作运动和/或偏心工作运动;以及
-两个或更多个电池组,其适于向电动马达提供电能用于其操作。
电池组中的一个是外部电池组,其与工具壳体分开设置,并且能够释放地附接到并且电连接到电动动力工具的电子设备;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电池组是内部电池组,该内部电池组固定地位于壳体内部并电连接到电动动力工具的电子设备。
电动动力工具装置还包括电压转换器单元,电压转换器单元与工具壳体分开设置,并且代替外部电池组能够释放地附接到工具壳体并且电连接到电动动力工具的电子设备,电压转换器单元适于连接到市电电源(mains power supply)并将由市电电源提供的市电电压(mains voltage)转换为至少一个内部电池组的电压。
上述种类的电动动力工具装置从US2005/280 393 A1已知。类似的电动动力工具装置从WO 2013/137 422 A2已知。
背景技术
包括两个单独的电池组的手持的和/或手导的电动动力工具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例如,WO 2014/119 133 A1描述了一种轨道打磨机,该轨道打磨机包括壳体、电动马达和两个外部电池组,两个外部电池组外部地附接到动力工具的壳体。构思是使用两个较廉价的低压电池组并将它们串联连接,以便获得更高的电压用于操作电动马达。例如,具有36V操作电压的电动马达可以由两个较廉价的电池组提供动力,如果两个较廉价的电池组串联耦合,则它们各自具有18V的电压。
一方面,在常规的手持的和/或手导的动力工具中,近年来的技术发展已经导致动力工具的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和效率越来越高。动力工具的部件包括例如电动马达、电气控制单元和齿轮布置。这些部件的更高效率导致更少的废热,需要更少和/或更小的部件用于移除废热并冷却这些部件。另一方面,动力工具的壳体的尺寸不能过分减小,因为需要壳体的一定的最小尺寸,以便允许由用户对动力工具符合人体工程学地、方便和安全地操作和/或使用。这导致现代动力工具的壳体中增加量的多余未使用空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进的电动动力工具装置,其克服上述缺陷,并且除此以外有效利用动力工具的壳体中未使用的空间。
为了实现该目的,建议包括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动动力工具装置。特别地,建议在上述类型的电动动力工具装置中,在将电压转换器单元与工具壳体附接并将电压转换器单元与电动动力工具的电子设备电接触之后,电压转换器单元适于在电动马达操作期间给电动马达提供电能,并且电压转换器单元适于给至少一个内部电池组再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多·瓦伦蒂尼,未经盖多·瓦伦蒂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2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舒视写字本
- 下一篇:电子文档中个人可识别信息的认知迭代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