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除湿溶液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8337.0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2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财;郑迪萌;龙天河;黄胜;卢芳琪;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14;B01D53/18;B01D53/1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万霞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除湿 溶液 再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除湿溶液再生装置,包括蒸发室、预热通道和过流通道,蒸发室顶面设有第一高透玻璃,蒸发室上一侧壁敞口设置形成进风口,蒸发室顶面设有出风口;蒸发室底部设有盛液盘,盛液盘内平铺设有第一太阳能集热板;预热通道水平设置,预热通道进风口用于将预热通道和外界连通,预热通道出风口和蒸发室进风口对应连接;预热通道的顶面设有第二高透玻璃,在预热通道底部设有第二太阳能集热板;过流通道竖直设置,过流通道进口与蒸发室出风口对应连接;朝向预热通道的过流通道侧壁设有第三高透玻璃,在与第三高透玻璃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三太阳能集热板。该再生装置再生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除湿溶液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环境舒适程度的两个关键因素,在高温高湿地区,除湿几乎和冷却同等重要。
常用的空气除湿方法包括冷却法除湿、固体吸附剂除湿和液体吸湿剂除湿。冷却法除湿是将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后从空气中脱除,该方法需将空气降至露点温度以下,除去水分后再升温至送风状态,能耗高。固体吸附剂除湿是利用某些固体吸附剂吸湿的方法来进行除湿,该方法的最大缺点是这些固体吸附剂再生困难,而且装置复杂,设备的体积比较庞大,造价也高。液体吸湿剂用于除湿,也称为除湿溶液。液体吸湿剂除湿是利用某些具有吸湿性的溶液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达到除湿目的。相对于冷却法除湿、固体吸附剂除湿,除湿溶液再生比较容易。除湿溶液再生需要消耗大量热量,往往空调负荷越高的地方,其太阳辐射强度越高,所以可以利用太阳能对除湿溶液进行再生,现有利用太阳能对除湿溶液进行再生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对除湿溶液进行加热,再以自然对流的方式对除湿溶液进行浓缩,其再生效率较低。
所以,怎样提高除湿溶液的再生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效率高的太阳能除湿溶液再生装置。
一种太阳能除湿溶液再生装置,包括蒸发室、预热通道和过流通道,所述蒸发室顶面设有第一高透玻璃;蒸发室上一侧壁敞口设置,从而形成进风口,蒸发室顶面设有出风口;蒸发室底部设有盛液盘,所述盛液盘用于盛装待再生除湿溶液,盛液盘内平铺设有第一太阳能集热板,用于加热除湿溶液。
所述预热通道水平设置,预热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预热通道进风口和预热通道出风口,所述预热通道进风口用于将预热通道和外界连通,预热通道出风口和蒸发室进风口对应连接,以将预热通道和蒸发室连通;预热通道的顶面设有第二高透玻璃,便于太阳透过第二高透玻璃进入预热通道,并在预热通道底部设有第二太阳能集热板,便于吸收太阳能以对进入预热通道的空气进行加热。
所述过流通道竖直设置,过流通道下端设有过流通道进口,过流通道顶端或靠近顶端的侧壁设有过流通道出口,过流通道进口与蒸发室出风口对应连接,以将蒸发室和过流通道连通,所述过流通道出口用于将过流通道与外界连通;朝向预热通道的过流通道侧壁设有第三高透玻璃,便于太阳透过第三高透玻璃进入过流通道,并在与第三高透玻璃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有第三太阳能集热板,便于吸收太阳能。
进一步地,盛液盘侧壁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储液罐连接,所述储液罐用于储存除湿溶液,并在进液管上设有溶液泵,便于将储液罐内的除湿溶液泵送至蒸发室内进行再生。
进一步地,在第一太阳能集热板上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流道且所有流道出口靠近预热通道,所有流道进口远离预热通道,从而实现逆流换热且流道同程布置,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流道进口对应的盛液盘侧壁上,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流道出口对应的盛液盘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透玻璃和水平面成一夹角,且所述夹角大于或等于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3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及结构
- 下一篇:静电除尘器快速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