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8157.2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梁森;李松晏;张明;彭浩;马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深大 直径 回填 方法 结构 | ||
1.一种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工艺施工:
制作灌注桩钢筋笼和空桩钢筋笼;
将灌注桩钢筋笼从桩口放入孔内,当灌注桩钢筋笼顶端与桩口平齐时,将灌注桩钢筋笼与桩口固定;
将空桩钢筋笼吊起,并将空桩钢筋笼底端与灌注桩钢筋笼顶端焊接;撤除灌注桩钢筋笼与桩口的固定,将灌注桩钢筋笼与空桩钢筋笼一同放入桩孔孔底;
按设计要求位置提前在钢筋笼布好注浆管、声测管和钻芯管,灌注桩钢筋笼与空桩钢筋笼焊接时,同时也将提前布好的注浆管、声测管和钻芯管进行焊接;
在桩口打入长度为10~13米的钢护筒,钢护筒的顶口高出地面一段距离,并在钢护筒内与地面水平位置固定钢梁;
将多根直径不小于300毫米的导管首尾相接构成组合导管,并将组合导管底端放至空桩钢筋笼底端与灌注桩钢筋笼顶端的焊接处;并将顶节导管与钢梁固定连接;
将溜槽倾斜放置在导管的管口与钢护筒的顶口之间并固定;
将回填料从溜槽顶端卸下,通过溜槽滑入导管内进行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过程中填料从中间向四周均匀分层回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桩段回填料采用配比为4:6石粉和碎石混合料,外加6%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粒径为5~25mm之间,其中石子粒径为15-25mm的含量不少于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桩段回填时,采用回填一段后将组合导管向上拔出一节,并将顶节导管拆除;同时将与顶节导管连接的下节导管作为顶节导管与钢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桩段回填至与钢护筒底端平齐时,拔出钢护筒继续回填至与地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桩段回填完成后立即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作业,待注浆完全固结后通过钻芯管和声测管对注浆结果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回填质量。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方法构成的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结构,包括设置在超深大直径桩孔的桩孔中的灌注桩(11),在灌注桩(11)内设有灌注桩钢筋笼(1),其特征在于:在灌注桩钢筋笼(1)上设有空桩钢筋笼(2),空桩钢筋笼(2)的底端与灌注桩钢筋笼(1)顶端焊接;灌注桩钢筋笼(1)的底端与桩孔的孔底接触,在桩孔的孔内设有注浆管(3)、声测管(4)和钻芯管(5),注浆管(3)、声测管(4)和钻芯管(5)分别固定在灌注桩钢筋笼(1)和空桩钢筋笼(2)上,在超深大直径桩孔的桩口上固定有钢护筒(6),钢护筒(6)的顶口高于地面(7),在钢护筒(6)内与地面(7)水平位置处固定有钢梁(9),在钢梁(9)上安装有用于充填回填料的组合导管(8),并且组合导管(8)的上端管口固定在钢梁(9)上,组合导管(8)的底端口位于空桩钢筋笼(2)底端与灌注桩钢筋笼(1)顶端的焊接处;在钢护筒(6)上倾斜放置有用于倾倒回填料的溜槽(10),溜槽(10)的下端口设置在组合导管(8)的上端管口上,溜槽(10)的上端口设置在钢护筒(6)的上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钢护筒(6)的长度为10~13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超深大直径桩孔的回填结构,其特征在于:组合导管(8)由两根以上直径不小于300毫米的导管连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1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