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针自助检测治疗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28135.6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崔悦;杨莉;盖伟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B5/14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助 检测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针自助检测治疗装置。其包括衬底、传感器、微针组件、执行部件和控制部件,微针组件设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微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微针;至少一个所述微针上设有适于与药物源连通的注射通道;至少两个所述微针上分别设有所述电极,且至少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电连接;设有所述电极的至少两个所述微针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极上设有指标物。微针组件刺入皮肤后,指标物能够催化皮下组织液中的指标分子进行反应,使得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实际指标数据参数,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是否需要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将药物打入所述注射通道中,进行药物治疗。不需要人工干预,使用方便;能够同时实现测量和治疗的功能,集成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针自助检测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是一种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症状,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患者在管理血糖中,血糖的自我检测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用来测量血糖的血糖仪都不便于携带,患者在外出时难以随时检测血糖含量,同时,胰岛素泵也不便于携带,患者在外出时也难以随时注射胰岛素,难以达到对糖尿病的精确管理。现有技术中存在基于透皮微针阵列的多指标检测传感器测量血糖浓度的装置,和通过微针注射实现胰岛素注射的装置,对于外出旅行或出差时也需要检测血糖含量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测量和注射胰岛素更加的方便,但是在使用时需要同时随身携带检测装置和注射装置,携带的装置较多;且由于检测装置和注射装置都是小体积物件,容易丢失,丢失其中之一后便不能同时实现测量和注射的功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实现测量和治疗的微针自助检测治疗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微针自助检测治疗装置,包括衬底、传感器、微针组件、执行部件和控制部件,传感器包括至少两个电极,所述传感器适于检测实际指标数据参数;微针组件设于所述衬底上,所述微针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微针;至少一个所述微针上设有适于与药物源连通的注射通道;至少两个所述微针上分别设有所述电极,且至少两个所述电极之间电连接;设有所述电极的至少两个所述微针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极上设有指标物;执行部件适于将所述药物源中的药物打入所述注射通道中;控制部件与所述传感器、所述执行部件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分析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分析模块接收所述实际指标数据参数值并与预设指标数据参数值进行比较,如果所述实际指标数据参数值大于所述预设指标数据参数值,则向所述控制模块反馈,所述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所述分析模块的反馈后控制所述执行部件将药物打入所述注射通道中;如果所述实际指标数据参数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指标数据参数值,则不向控制模块反馈。
所述微针包括第一微针和第二微针,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微针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设有所述指标物;所述第二微针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微针和所述第二微针两者至少其中之一上设有注射通道。
所述微针包括第一微针、第二微针和第三微针,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微针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上设有所述指标物;所述第二微针上设置有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三微针上设有注射通道。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参比电极和第二对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对电极之间电连接,工作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电极,对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对电极,参比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所述工作电极和所述对电极依次并排设置。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对电极包括金或铂材料,且所述第一电极上可设置有普鲁士蓝;所述第二参比电极包括银和氯化银材料。
还包括壳体,所述衬底、所述执行部件和所述控制部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药物源也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化硅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代码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