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7042.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申云鹏;李建铭;马宁;杨育展;余冬;陈登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04 | 分类号: | H01Q9/04;H01Q1/36;H01Q1/42;H01Q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贾莹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用于改善电子设备的天线难以融入环境而显得突兀的现象。该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和天线装置。电路板具有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包括透明侧壁和至少一个天线组件。其中,天线组件包括馈电片以及导电的透明天线本体。上述馈电片与透明侧壁相连接,且与射频电路电连接。透明天线本体覆盖透明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此外,上述透明天线本体包括第一辐射片。该第一辐射片的长度L1为λ/4≤L1≤λ/2。第一辐射片的至少一部分与馈电片形成耦合电容。电路板的射频电路可以通过上述耦合电容向第一辐射片进行馈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天线是无线电设备,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路由器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路由器中主要采用铜片作为天线,并将天线设置于路由器主体外壳外部,从而可以在不增加主体外壳高度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天线的高度,以达到提高天线增益的目的。然而,随着天线高度的增加,用于包裹天线的外壳尺寸也会增大,使得路由器整体尺寸较大,放在桌面上会显得突兀,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改善电子设备的天线难以融入环境而显得突兀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和天线装置。电路板具有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包括透明侧壁和至少一个天线组件。其中,天线组件包括馈电片以及导电的透明天线本体。上述馈电片与透明侧壁相连接,且与射频电路电连接。透明天线本体覆盖透明侧壁的至少一部分。此外,上述透明天线本体包括第一辐射片。该第一辐射片的长度L1为λ/4≤L1≤λ/2。第一辐射片的至少一部分与馈电片形成耦合电容。电路板的射频电路可以通过上述耦合电容向第一辐射片进行馈电,使得的第一辐射片上的电流分布,呈两端关于中心对称的分布。上述预设波长λ为透明天线本体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在此情况下,天线装置中的透明侧壁、透明天线本体均透明结构,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透过天线装置看到该天线装置背后的物品。这样一来,由于电子设备中天线装置的一部分透明,所以可以减小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对周围环境的遮挡面积,使得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能够更容易融入周围环境而不会显得很突兀。
可选的,透明天线本体还包括第二辐射片和电流反相器。其中,第二辐射片的长度L2为λ/4≤L2≤λ/2。电流反相器位于第一辐射片和第二辐射片之间,且与第一辐射片和第二辐射片电连接。第一辐射片和第二辐射片关于电流反相器对称设置。电流反相器用于将第一辐射片上的电流反相处理后,馈电到第二辐射片上。电流反相器包括S形的透明导电走线或者螺旋形的透明导电走线;透明导电走线的长度为λ/2。电流反相器内部的电流会因为透明导电走线的排布方式为S形或者螺旋形,从而使得透明导电走线上走线方向相反的部分其电流方向也相反,从而使得电信号相互抵消,从而能够在实现电流信号反向的同时不会产生辐射信号。这样一来,由于电流反相器不产生辐射,从而可以降低对第一辐射片、第二辐射片辐射的信号的影响。在该电流反相器的反向作用下,可以使得第一辐射片上电流的方向与第二辐射片上电流的方向相同。在此情况下,当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通过上述耦合电容向透明天线本体进行馈电时,可以激励透明第一辐射片与第二辐射片工作于差模模式。这样一来,沿透明天线本体的长度方向,工作于差模模式下的第一辐射片上的电流分布,呈两端关于中心对称的分布。工作于差模模式下的第二辐射片上的电流分布,呈两端关于中心对称的分布。并且,第一辐射片与第二辐射片上的电流相对于电流反相器对称分布。
可选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天线装置。电子设备还包括壳体,电路板设置于壳体内。至少两个天线装置设置于壳体的同一侧,且每个天线装置的透明侧壁通过铰接轴与壳体铰接,以使得天线装置绕铰接轴翻转。这样一来,天线装置可以相对于壳体进行翻转,即使当天线装置与水平面垂直时,由于该天线装置的大部分透明,所以不会对该天线装置背面的物品进行遮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7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