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6829.6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綦安训;徐彬;张道宽;孙富强;石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7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34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共享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00);
放电机构(300);
二维码(500),所述二维码(500)固定安装于机壳(100)外壁一侧;
控制系统(600),所述控制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器(610)、储能模块(620)和输出模块(650);
通信系统(700),所述通信系统(700)包括PC终端(710)、云服务器(720)和无线通信模块(730);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610)分别与储能模块(620)和输出模块(650)之间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储能模块(620)用于储存电能;
其中,所述储能模块(620)与输出模块(65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输出模块(650)连接储能模块(620)用于输出电流给用电设备充电;
其中,所述云服务器(72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30)与中央处理器(610)之间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61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730)接收云服务器(720)发送的控制参数并根据控制参数控制输出模块(650)输出电流给用电设备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机构(300)包括自动收线器(320)和转接盒(360),所述自动收线器(320)固定安装于机壳(100)内部,所述转接盒(360)插接于机壳(100)顶端开设的卡槽(330)内部,所述自动收线器(320)内部缠绕有数据总线(310),所述数据总线(310)一端与储能模块(62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总线(310)另一端延伸至机壳(100)外部且固定连接于转接盒(360)一端,所述转接盒(360)一端固定连接有数据支线(340),所述数据支线(340)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电接口(3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屏(200),所述显示屏(200)用于显示视频信息,且显示的视频信息为广告信息,并且还用于显示储能模块(620)的参数信息和用电设备的充电状态参数;
扬声器(800),所述扬声器(800)用于在储能模块(620)没电的情况下提醒人们充电;
其中,所述显示屏(200)固定安装于机壳(100)顶端表面,所述扬声器(800)固定安装于机壳(100)外壁一侧;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610)分别与显示屏(200)和扬声器(800)之间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警报灯(900),所述警报灯(900)用于告知人们储能模块(620)的电量情况;
其中,所述警报灯(900)固定安装于机壳(100)外壁一侧,所述警报灯(900)与中央处理器(610)之间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接口(400),所述充电接口(400)用于向储能模块(620)内充入电量;
其中,所述充电接口(400)固定安装于机壳(100)外壁一侧,所述充电接口(400)与储能模块(620)之间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600)还包括:
充电模块(630),所述充电模块(630)将充电接口(400)的输入电压变压给储能模块(620)充电;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630)分别与充电接口(400)和储能模块(620)之间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600)还包括:
检测模块(640),所述检测模块(640)检测输出模块的输出参数,并将输出参数发送给主控模块;
其中,所述检测模块(640)分别与中央处理器(610)、储能模块(620)、充电模块(630)、输出模块(650)和显示屏(200)之间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民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68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