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卤井套管及采卤井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5848.7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5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徐文涛;张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28;E21B43/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张小勇;刘铁生 |
地址: | 1001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卤井 套管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卤井套管及采卤井结构,涉及矿盐开采技术领域,解决了采卤井容易堵塞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管壁和所述管壁所述围成的流动通道,所述管壁上形成有与所述流动通道相连通的多个过孔,所述采卤井套管用于设置于所述注水井的所述水平段,所述流动通道用于在所述水平段形成联通通道。本发明主要用于采卤井套管的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盐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卤井套管及采卤井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u”型井即连通井在采卤行业运用广泛,该井型利用两井之间的连通通道,从一井注水、另一井出卤的方式来获取地下矿盐资源。为了获得更高的溶盐效率,提高卤水产量,大多数采卤井在注水井与出卤井之间的水平段采用裸眼完井的方式完井,但是这一方式主要适用于矿层埋深较浅(垂深3500m以上)、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矿层发育稳定、盐层纯度较高的盐矿;对于超深盐矿,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压力大,夹层多,裸眼完井极易造成联通通道坍塌,导致堵塞,造成卤井无法投产。因此如何避免采卤井堵塞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采卤井套管及采卤井结构,主要目的是避免采卤井的发生堵塞。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卤井套管,用于采卤井结构,采卤井结构包括:注水井,包括:依次连接的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出卤井,与所述水平段背离所述造斜端的一端相连接;该采卤井套管包括:
管壁和所述管壁所述围成的流动通道,所述管壁上形成有与所述流动通道相连通的多个过孔,所述采卤井套管用于设置于所述注水井的所述水平段,所述流动通道用于在所述水平段形成联通通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具体地,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联通于所述出卤井,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出卤井,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所述过孔的排布密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端的所述过孔的排布密度。
具体地,多个所述过孔沿螺旋线设置于所述管壁。
具体地,位于同一螺旋线相邻的两个所述过孔之间的相位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60°。
具体地,还包括:多个打孔管,多个所述打孔管依次连接,多个所述过孔设置于所述打孔管的侧壁,所述打孔管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接头管,所述接头管一端用于套设于任一所述打孔管的第三端,另一端用于套设于其他任一所述打孔管的第四端。
具体地,所述打孔管的所述第三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区,所述第四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区,所述第一固定区与所述第二固定区之间形成有布孔区,多个所述过孔设置于所述布孔区,所述接头管的一端用于套设于任一所述打孔管的部分所述第一固定区,另一端用于套设于其他任一所述打孔管的部分所述第二固定区。
具体地,多个所述过孔的总面积小于等于所述打孔管的侧壁面积的90%。
具体地,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过孔的排布密度小于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过孔的排布密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卤井结构,该采卤井结构包括:注水井,包括:依次连接的直井段、造斜段和水平段;
出卤井,与所述水平段背离所述造斜端的一端相连接;
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采卤井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5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钛白粉气流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膜喷涂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