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3351.1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伍宏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宏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0;A61K33/28;A61K33/36;A61K35/55;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疮肿疡毒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山慈菇45‑68份、文蛤24‑40份、千金子霜24‑40份、红大戟40‑55份、麝香5‑13份、朱砂7‑18份以及雄黄9—2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疮肿疡毒,痄腮等病时内服外敷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疗效快。避免出现外科手术治疗时在患者患处留下疤痕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到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疽,即局部皮肤下发生的疮肿。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
本公开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常常存在患者在疽或者疮的病灶尺寸较大时才会去医院寻求治疗,即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是由于病灶尺寸较大,外科手术后常常会在患处留下疤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治疗疮肿疡毒,且内服外敷疗效快,从而避免留下疤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山慈菇45-68份、文蛤24-40份、千金子霜24-40份、红大戟40-55份、麝香5-13份、朱砂7-18份以及雄黄9—20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山慈菇40-65份、文蛤28-35份、千金子霜28-35份、红大戟40-46份、麝香5-10份、朱砂9-13份以及雄黄9-13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山慈菇60份、文蛤30份、千金子霜30份、红大戟45份、麝香9份、朱砂11份以及雄黄11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山慈菇40份、文蛤28份、千金子霜30份、红大戟45份、麝香9份、朱砂11份以及雄黄11份。
可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山慈菇55份、文蛤35份、千金子霜30份、红大戟45份、麝香9份、朱砂11份以及雄黄11份。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山慈菇、文蛤、千金子霜、红大戟、麝香、朱砂以及雄黄粉碎后研磨成细粉,再向细粉里面加适量糯米汁煎煮至呈混合物颗粒,即得。
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混合物颗粒压制成药锭。
可选的,所述药锭每锭2-6克。
可选的,所述药锭每锭3克。
可选的,所述药锭每锭5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治疗疮肿疡毒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疮肿疡毒,痄腮等病时内服外敷具有良好的效果,且疗效快。避免出现外科手术治疗时在患者患处留下疤痕的缺陷。
参照后文的说明,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宏增,未经伍宏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3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