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9974.1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洋;张东辉;陈一;王雷青;毛纪金;孙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2B1/18;F01K27/00;F01D15/10;F01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厅 |
地址: | 212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道 余热 直接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竖管,旋转轴与环形桶体旋转连接,第二齿轮设置在滑槽内且与第一圆盘顶面贴合,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第三竖管上贴合滑动套有两第四密封环,两第四密封环位于环形腔体两侧其与其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第三竖管侧壁固定连接,弹簧为拉伸弹簧,第三竖管与环形腔体滑动连接,环形桶体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环形腔体与桶体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蒸汽压缩机的型号为YTM500‑8,本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实用性强,能够实现大量余热间接转化为蒸汽发电,提高余热的利用率,能够实现根据环形桶体内部水位的位置进行及时加水,便于间接提供蒸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中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生产过程中由各种热能转换设备、用能设备和化学方应设备中产生而未被利用的热能,而且也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各种形式的余热,余热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排气余热、高温产品及炉渣的余热、冷却介质的余热、化学方应过程中生成的弃热、可燃废气、废料、废液的热能以及废汽、废水的余热,而工业锅炉的平均热效率只有67﹪,其余的能源通过高温的废烟气排放到大气当中,造成极大的浪费,传统的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实用性强,余热吸收不够充分,导致余热转换率低下,浪费热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微通道换热的余热直接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竖管,所述第一竖管外壁固定套有环形桶体,所述第一竖管外壁贴合旋转套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设置在环形桶体正下方,所述第一竖管外壁环形开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内贴合滑动设有两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侧壁与第一圆盘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盘外壁固定套有第一齿环,所述环形桶体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环啮合,所述环形桶体内对称设有两旋转轴,两旋转轴对称设置在第一竖管两侧,所述第一圆盘顶面环形开有滑槽,所述旋转轴底端穿出环形桶体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旋转轴与环形桶体旋转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滑槽内且与第一圆盘顶面贴合,所述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环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旋转轴上贴合旋转套有两第一密封环,两第一密封环位于环形桶体两侧且与其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上自下而上固定套有多个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两侧多个第二圆盘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圆盘设置在环形桶体内,所述第二圆盘一端插入第一竖管内,所述第二圆盘与第一竖管旋转连接,所述第二圆盘上贴合套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侧壁通过胶水与第一竖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桶体底面固定连接有罩体,所述第一圆盘设置在罩体内,所述第一竖管与罩体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桶体外壁固定套有环形腔体,所述环形腔体顶面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端螺纹连接有盖体,所述环形腔体顶面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形状为U形倒置,所述环形腔体顶面固定连接有桶体,所述桶体侧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输出端穿入桶体固定套有叶轮,所述环形桶体顶面固定连接有蒸汽压缩机,所述蒸汽压缩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蒸汽压缩机输入端与环形桶体相通,所述蒸汽压缩机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一U形管,所述第一U形管倒置,所述第一U形管另一端与桶体顶面固定连通,所述环形腔体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竖管,所述第二竖管设置在桶体正下方,所述第二竖管底端穿入环形腔体内,所述环形腔体内设有横板,所述横板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两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环形腔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腔体底面设有第二U形管,所述第二U形管一端穿入环形桶体固定连接有绳子,所述绳子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悬浮球,所述第二U形管竖管贴合滑动套有两第三密封环,两第三密封环位于环形桶体两侧其与其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U形管与环形桶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U形管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三竖管,所述横板底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第三竖管顶端穿入环形腔体通过胶水固定套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贴合设置在凹槽内,所述第三竖管上贴合滑动套有两第四密封环,两第四密封环位于环形腔体两侧其与其表面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竖管上套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环形腔体内,所述弹簧一端与环形腔体内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三竖管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所述第三竖管与环形腔体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9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压井口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纺纱抓棉故障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