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围栏网养殖的拉伸网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7679.2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王鲁民;宋炜;刘永利;彭士明;闵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H17/10 | 分类号: | E04H17/10;E04H17/04;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涛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围栏 养殖 拉伸 连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围栏网养殖的拉伸网连接装置及拉伸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柱桩;柱桩预连件,环绕所述柱桩外周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柱桩的预设高度处;嵌插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柱桩预连件的预设方向处,所述嵌插件的内部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包括第一开口;转接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槽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外部轮廓,用于经由所述第一开口卡持在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转接件的内部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包括第二开口;拉伸网组件,包括铜合金网以及位于所述铜合金网两侧的型边;所述型边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槽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二外部轮廓,用于经由所述第二开口卡持在所述第二插槽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栏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围栏养殖的拉伸网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围栏网养殖设施是利用海洋工程建造技术,符合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种适用于强风浪海况的大型养殖设施。该设施利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管制成的柱桩作为固定支撑,将围栏网网衣与柱桩相连以形成隔离养殖区域。现有技术中有的通过绳索将网衣与柱桩固定连接,在这种连接方式下网衣和柱桩之间容易发生相对移动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导致绳索断裂或松脱,使得网衣与柱桩之间的固定效果不佳。有的通过多根两端分别设有扣齿和扣眼的塑料环带将网衣扎紧固定在柱桩上,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装配过程比较复杂,并且也不能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因此,如何采用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实现围栏网网衣与柱桩之间的牢固连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围栏网养殖的拉伸网连接装置,包括:
柱桩;
柱桩预连件,环绕所述柱桩外周并固定设置在所述柱桩的预设高度处;
嵌插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柱桩预连件的预设方向处,所述嵌插件的内部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包括第一开口;
转接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槽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外部轮廓,用于经由所述第一开口卡持在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转接件的内部包括上下贯通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包括第二开口;
拉伸网组件,包括铜合金网以及位于所述铜合金网两侧的型边;所述型边具有与所述第二插槽的形状相对应的第二外部轮廓,用于经由所述第二开口卡持在所述第二插槽内。
示例性地,所述转接件的第一外部轮廓的截面形状为T型,包括朝两侧延伸的第一横边和与所述第一横边垂直的第一纵边;所述第一横边用于卡持在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纵边穿出所述第一开口。
示例性地,所述第二插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横边上朝一侧延伸的横向插槽和位于所述第一纵边上的纵向插槽,所述纵向插槽的端部包括第二开口;所述型边的第二外部轮廓的截面形状为L型,包括与所述铜合金网所在平面垂直的第二横边,以及在所述铜合金网所在平面的延伸面上的第二纵边;所述第二横边用于卡持在所述第二插槽的所述横向插槽内,所述第二纵边穿出所述第二开口。
示例性地,所述柱桩连接件包括多个,分别沿垂直方向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柱桩上;
每个柱桩连接件的所述预设方向处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嵌插件。
示例性地,所述预设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方向处的嵌插件和位于所述第二方向处的嵌插件在对应的柱桩连接件上具有最大直线距离。
示例性地,所述转接件的所述第一纵边上包括第一通孔,所述型边的所述第二纵边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
示例性地,所述转接件的所述第一横边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卡齿。
示例性地,所述拉伸网组件的厚度为3mm,所述铜合金网的菱形网目的边长为25mm,所述菱形网目的内部锐角为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7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