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体COD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6375.6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董大明;赵贤德;陈肖;矫雷子;田宏武;李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71 | 分类号: | G01N21/71;G01N33/18;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cod 快速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体COD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将提取到的特征数据,输入预设的COD检测模型,获取所述待检测水体样本的COD值;其中,所述预设的COD检测模型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并根据带有COD值标签的水体样本对应的特征数据训练后得到。该方法只需获取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具有简单、易实现的特点;通过基于决策树算法COD检测模型实现COD值的检测,耗时短、操作简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能够满足实时实地检测水质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体COD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水是不可或缺的物质,是生命的源泉。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问题,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评价水体有机物污染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在河流污染等研究中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它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成正比。
目前,在检测COD浓度时,普遍应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重铬酸钾氧化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库仑法等等。然而这些方法都需使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化学试剂,耗时久,操作麻烦,且处理不当易产生二次污染,不能实现实时实地检测水质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体COD快速检测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体COD快速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将提取到的特征数据,输入预设的COD检测模型,获取所述待检测水体样本的COD值;其中,所述预设的COD检测模型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并根据带有COD值标签的水体样本对应的特征数据训练后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将提取到的特征数据,输入预设的COD检测模型,包括:将提取到的特征数据,输入预设的COD检测模型的多个决策树子模型中;根据每个决策树子模型的输出结果,取平均值后,输出待检测水体样本的COD值;其中,每一决策树子模型均根据校正集样本随机抽样训练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将提取到的特征数据,输入预设的COD检测模型之前,还包括:获取多个已知COD值的光谱样本,按照预设比例划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根据不同的决策树个数,分别建立COD检测模型;对于每个COD检测模型,将校正集分别进行有放回采样后,得到多个与决策树个数对应的子校正集,利用子校正集分别对决策树进行训练;基于预测集得到每个COD检测模型的检测结果,选取使预测集相关系数最高的COD检测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决策树个数,以得到所述预设的COD检测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选取使预测集相关系数最高的COD检测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决策树个数,以得到所述预设的COD检测模型之后,还包括:在预设的特征个数范围内,分别基于预测集得到COD的检测结果;选取使预测集相关系数最高的特征个数,作为输入预设的COD检测模型的特征个数。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包括: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简称LIBS),获取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包括:对每个待检测样本,采集预设数量的光谱得到多个光谱数据;对多个光谱数据求均值,得到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体COD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特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水体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数据;水体检测模块,用于将提取到的特征数据,输入预设的COD检测模型,获取所述待检测水体样本的COD值;其中,所述预设的COD检测模型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并根据带有COD值标签的水体样本对应的特征数据训练后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