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1496.1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4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廖良生;卓明鹏;王雪东;陶一辰;吴俊杰;余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7;C07D213/89;C07C63/7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苏张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嵌段 多色 发光 有机 晶体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一维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寡聚苯乙烯基有机分子作为卤键及氢键给体分子,寡聚苯乙烯基有机分子的两端基均包含吡啶氮,以碘苯类有机分子作为卤键受体分子,以苯甲酸有机分子或其衍生物为氢键受体分子;将卤键受体分子和氢键受体分子和卤键及氢键给体分子溶于良有机溶剂中混匀,获得储备溶液;将储备溶液加入到不良有机溶剂中混匀,然后在40~65℃下加热至获得黄绿色澄清溶液,并保温2~30min,然后取保温处理后的溶液在室温中静置2~30min后滴在基底上,有机溶剂挥发干后得到一维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晶体光电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基于在亚波长对光高效的传输及操控和微型集成器件的多功能化,一维微纳晶体结构基础研究和潜在的光电运用领域,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维纳激光、光波导等,吸引了广泛的关注。杨青课题组利用CdS纳米线作为法布里-珀罗腔实现波长可调的激光(Adv.Mater.,2013,25,833)。与无机或者金属材料,能够调控分子结构和光学特性,兼容柔性基底的有机小分子是一种诱人的光电材料。目前,通过溶液自组装和气相沉积等方法,单一组分的一维有机维纳晶体被广泛的研究,已经实现了精确可控制备。
CN 109056074 A公开了一种二维共晶有机单晶微米晶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引入非共价键作用-卤键作用,调控晶体生长的驱动力的平衡,实现了高质量二维有机微纳米结构材料的可控制备。CN 109504364 A提供了一种一维有机核壳结构微米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吡啶或质子化吡啶基团的寡聚苯乙烯基有机分子一维单晶微米棒置于酸性或碱性气体熏化,制得不同核壳结构的有机晶体微米棒。
由于相分离和分子自组装的动态特性,多组分一维有机微纳晶体的制备依然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可控自组装制备多组分有机晶体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及其制备和应用,基于方便、简单以及低成本的溶液法,以含吡啶氮的寡聚苯乙烯基有机发光分子,通过选择合适的非共价键作用-卤键作用和氢键作用的受体,引入并调控弱的非共价键作用-卤键作用和氢键作用在自组装过程的比例,实现了多组分一维有机维纳晶体。同时由于卤键和氢键对含吡啶氮的寡聚苯乙烯基有机分子发光调控,实现了奇特而新颖三嵌段多色发光。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维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寡聚苯乙烯基有机分子作为卤键及氢键给体分子,寡聚苯乙烯基有机分子的两端基均包含吡啶氮,以碘苯类有机分子作为卤键受体分子,以苯甲酸有机分子或其衍生物为氢键受体分子;将卤键受体分子和氢键受体分子和卤键及氢键给体分子溶于良有机溶剂中混匀,获得储备溶液;
(2)将储备溶液加入到不良有机溶剂中混匀,然后在40~65℃下加热至获得黄绿色澄清溶液,并保温2~30min,然后取保温处理后的溶液在室温中静置2~30min后滴在基底上,有机溶剂挥发干后得到一维三嵌段多色发光有机微纳晶体。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卤键及氢键给体分子为4,4'基联吡啶聚苯乙烯、2,5甲氧-4,4'基联吡啶聚苯乙烯、3,3'基联吡啶聚苯乙烯、2,5甲氧-3,3'基联吡啶聚苯乙烯、2,2'基联吡啶聚苯乙烯或2,5甲氧-2,2'基联吡啶聚苯乙烯中的一种。4,4'基联吡啶聚苯乙烯、2,5甲氧-4,4'基联吡啶聚苯乙烯、3,3'基联吡啶聚苯乙烯、2,5甲氧-3,3'基联吡啶聚苯乙烯、2,2'基联吡啶聚苯乙烯和2,5甲氧-2,2'基联吡啶聚苯乙烯的结构式依次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1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